一、法律規定肇事逃逸判多長時間?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終生禁駕。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據刑法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一)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
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二)客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
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雖然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肇事逃逸就算是違反了交通法,違法者都是必須要接受法律的處罰,而對于處罰的標準就要看案件的性質才能來做決定,所以,在進行判決的時候執法人員就會按照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更好的讓犯罪人員受到應有的處罰。
輕微剮蹭肇事逃逸的判罰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則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是否為必經程序?
2020-12-16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投保協議
2021-02-27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哪些人不享受動遷安置
2021-03-11征地拆遷律師如何收費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