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25條的內容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的內容是: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上述規定明確說明了未成年人的有關法律責任,以及處罰時可以進行從輕處理的情況。
二、《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三十三條
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第三十四條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并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第三十五條
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六條
除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對于未成年人存在行政違法事項的情況下,應當區分不同的年齡層次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并不具備完成的民事行為能力,所以是可以免予法律處罰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的違法行為而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行政處罰法院強制執行期限有多久?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