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滿多少歲的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
能夠證明行為人的年齡,有許多可以證明年齡的證明證件,比較客觀真實的,以防疫保健卡為標準。因為許多原因,個人身份證件上的信息也不一定就是準確的,但是醫療檔案里面就比較客觀,如果對于年齡認定這里存在疑意,可以再去結合其他有關證據再去認定年齡。如果行為人不配合鑒定年齡的工作,司法機關可以根據現在別的手段去鑒定,比如鑒別骨骼,總之有許多辦法去認定行為人的年齡。
對于行為人在進行犯罪的時候的年齡,按照公歷上計算,行為人過了周歲生日的次日就是已滿周歲。不滿14周歲的行為人,術語與這個年齡階段的行為人犯罪,甚至是任何危害社會和公眾的罪行,都不能對行為人處以刑事處罰。如果行為人的年齡在14周歲到16周歲之間,除了我國法律上面規定的八種罪行,其余的罪行都不會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這八種罪行分別是:故意殺人、故意傷人導致其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如果行為人處于14周歲到18周歲之間,應該從輕處罰或者是減輕處罰。如果行為人犯罪的時候是在16周歲,就要負刑事責任了。如果行為人因為沒有達到16周歲可以不負刑事責任,刑事責任可以免除,但是關于未成年人的教育要繼續,未成年犯罪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身為其家長和監護人有責任和義務去管教,情形嚴重的情況下要由政府有關部門代為教養教育。
處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時候,如果不能夠準確的判斷行為人的年齡,即使經過了科學的鑒定,但是鑒定結果處在一個關鍵的年齡附近,不能確定行為人一定就符合處罰的年齡時,司法機關應該謹慎的去處理這個案件。具體的原則如下。如果行為人所犯的罪行,不涉及到要負刑事責任,對行為人的年齡認定的時候就應該以,未達到法律上所規定的負刑事責任的年齡來處理。如果行為人涉及到要確認他是否真正的到了18周歲,不能確認的時候,就以沒有達到為標準。如果確實是無法確認行為人真實的年齡,但是有別的證據可以證明行為人在犯罪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4周歲、或者是16周歲或者是18周歲,處在這樣一個關鍵的年齡的時候,應該對行為人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的進行處罰。
盡管犯罪的年齡不夠的話不需要負刑事責任,但是孩子犯罪終究對其一生都會有影響的,建議父母要能夠懂得教導自己的孩子。在你對犯罪要負刑事責任的年齡不清楚,最好能夠多問問律師具體的情況,律霸網上有許多專業人才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公安警察能否與外國人結婚,其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