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0-11-29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如何分配
2021-01-14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