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窺判刑標準是什么,要如何舉報
偷窺,其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之規定,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違法行為,但偷窺并不構成犯罪,不會造成判刑條件。?按照民法通則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主要是這樣幾個:
一、停止侵害。就是當加害人正在實施侵害的時候,受害人可以依法請求停止侵害。
二、賠禮道歉。也就是加害人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向受害人進行道歉,取得諒解。
三、賠償損失。這里面的賠償損失主要指的是非財產損害賠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在我國成文法律中,沒有一部法律有明確的隱私權保護內容,?僅僅在司法實踐中,?遇到隱私權問題時,司法解釋予以規定,以名譽權的名義來保護隱私權。
具體侵害行為有:
(1)侵入侵擾。私自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的行為。
(2)監聽監視。私自對他人的行蹤及住宅、居所等進行?監聽、監視,安裝竊聽裝置或者攝像設備等行為。
(3)窺視。故意窺視他人居住,利用望遠鏡或者其他設備偷看他人私生活的行為?。
(4)?刺探。調查刺探他人的通?信或者其他私人文件的內容,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的性生活,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的?財產狀況等隱私資料的行為。
(5)?搜查。非法搜查他人身體或者財物的行為。
(6)?披露、公開或宣揚。非法披露、公開或宣揚他人的隱私資料,如他人的個人數據、婚戀史、受害記錄、疾病史、財產狀況等都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因?此,偷窺已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偷窺判刑標準是什么,要如何舉報的問題解答,綜上所述,如果僅僅是偷窺的話,當事人很難讓其受到太過嚴厲的懲罰,只有在受害者的某些重要隱私權利被侵害時才能構成犯罪。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最多延長多久
2020-11-28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以拆違來拆除廠房怎么維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