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傳統的所得可以劃分為:經營所得、勞務所得、投資所得及財產所得,大多數稅收條約和有關的國內稅法對不同類型的所得有不同的征稅規定。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這些所得之間的區別逐漸模糊,進行明確的劃分已成為不可能。
首先,電子商務模糊了勞務所得與經營所得的區別。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空間的距離從某種意義上說變得越來越小。通常認為,傳統服務的提供需要服務提供者前往客戶所在地才能夠進行。但目前有許多服務可以通過電子網絡來提供,服務者不需要去客戶所在地。如一位在美國的醫生,通過網絡系統給在澳大利亞的病人看病,并指導手術,這種勞務的提供,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認為是治療意見的銷售。
其次,電子商務模糊了營業所得、勞務所得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別。例如過去到軟件商店去買軟件產品,如果是從貨架上取下的盒、帶、軟盤或光碟,則所支付的款項一般就是營業所得,但現在可以在網上商店直接下載,那么這樣的交易是屬于購買貨物還是屬于購買拷貝的權力?
1996年11月,美國國內收入局提出一項關于計算機程序和軟件交易性質的規定,認為軟件的銷售是被當成一種貨物銷售還是特許權使用的提供,關鍵是看購買者是否取得了復制軟件以銷售給公眾的權利。如果沒有這種權利,軟件的銷售將被當成是貨物的銷售,而不是特許權使用的提供。軟件公司以為,他們賣軟件,從理論上說正如賣書一樣,是在銷售貨物。購買者是在買一件供自己使用的產品,只是被禁止復制和銷售給其他人,因此,這是一種貨物銷售所得。然而從知識產權法和版權法的角度看,軟件銷售一致被當成是一種特許權使用的提供。
二、利用所得性質的籌劃
由于我國稅法對于不同的所得規定了不同的稅收待遇,因此利用所得性質的變化進行籌劃就具有可能性。
電子商務將原來以有形產品形式提供的商品轉變為數字形式提供,使網上商品購銷和服務的界限變得模糊。對這種以數字形式提供的數據和信息應視為提供服務所得還是銷售商品所得,目前稅法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在某些情況下,將電子商務中的有形貨物銷售收入視為服務收入會直接影響稅種的使用和稅負的大小。我國對增值稅實行的是17%的稅率,而對于營業稅實行的是3%或5%的稅率。如果納稅人的稅前列支項目較少時,適用營業稅稅率對納稅人來說稅負較輕,如果列支項目較多,則增值稅稅率對納稅人來說稅負較輕。因此,納稅人的籌劃應該適時而動。
對來源于中國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須繳納所得稅和營業稅,而在境外提供勞務則有可能在中國免稅。那么納稅人就可以通過納稅籌劃,以享受適當的稅收待遇。
經營所得只有通過該非居民設在來源國的常設機構所取得時,來源國才有權對此征稅。而對非居民在所得來源國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和勞務報酬,通常來源國只能對此征收預提稅。對這些不同的政策,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交易就可以達到節省稅款的目的。目前許多交易對象都可以轉換為數字信息在國際互聯網中傳送,稅務當局很難在其傳遞過程中確定其內容。因為商品、勞務交易和一封私人電子信件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差別,都是一堆數據,而其當前的加密技術也使得這些數據的實際內容成為一個未知數,了解其真正內涵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稅務當局很難確定一項所得是銷售所得、勞務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而且數字信息易于傳輸、復制與篡改的特性還使所得項目的劃分難上加難。例如,在現實生活中一個用戶如果需要50本書,則需要直接到書店去購買這50本書,而在電子交易中,用戶完全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技術,只購買一本數字化了的原版書,并取得復制另外49本的權利即可。這一交易的所得由于難以被確定是商品銷售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而變得模糊不清,從而導致稅務處理的混亂,這時納稅人也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自己的籌劃決定了。
此外,我國稅法就中國居民的全球所得及非居民來源于我國的所得征稅,對不同類型的所得,稅法對收入來源的判斷標準不一。比如,對銷售商品的征稅取決于商品所有權在何地轉移;對勞務報酬的征稅取決于勞務的實際提供地;特許權使用費則通常采用受益人所在地為標準。然而,由于電子商務的虛擬化、數字化、匿名化等特征,使得稅務機關難以根據傳統的稅收原則判斷交易對象、交易場所、制造商所在地、交貨地點、服務提供地、使用地等。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公司很容易根據需要選擇交易的發生地、勞務提供地、使用地,從而輕易地達到納稅籌劃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