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和實踐中,對于交通肇事罪中自首問題的認定一直存在討論。由于法律規定的特殊性和實際案件的復雜性,自首在交通肇事罪中的適用成為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自首的概念】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在總則中對自首制度進行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由此可見,自首的成立需具備兩個條件,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1、自動投案。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歸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愿而主動向司法機關或者個人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并自愿置于司法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接受進一步交待自己犯罪事實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交通肇事是否成立自首存在爭議】
否定論認為,肇事后主動報案、保護好現場、搶救被害人等行為屬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交通法規所規定的行政義務,再次進行自首認定為重復評價。
肯定論認為,在一起交通事故發生后,有可能同時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這兩種責任并不相互否定和排斥。行政法規定上述義務的目的與刑法規定自首的目的不同,行政法對交通肇事行為的規制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而刑法規定自首的根據:一是因為行為人有悔罪表現,特殊預防的必要性減少(法律理由);二是為了減輕刑事司法的負擔(政策理由)。所以,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行政義務,并不意味著對自首的否認。
2010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進一步規范了自首、立功的認定標準,不僅嚴格了認定程序,還明確了從寬處罰的幅度。
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向公安機關報告的,因為這種情形符合刑法總則關于自首的規定,所以應當認定為自首。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交通肇事后應當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向公安機關報告,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上述行為同時也是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所以,對其是否從寬、從寬的幅度要適當從嚴掌握。至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況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和從寬處罰的幅度。
《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表明,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向公安機關報告并如實供述的情形符合刑法總則關于自首的規定,應當認定為自首。雖然自首行為的內容與《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交通法規所規定的行政義務有部分相同,但兩者并不矛盾,而是同時進行的,不影響對自首行為的定性。
由此可見,交通肇事罪中成立自首,并貫穿于三個量刑檔次。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向公安機關報告發生了交通肇事案件,承認自己肇事并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在量刑時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況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和從寬處罰的幅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擔了全部贍養費后能否追償
2021-02-09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