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車主,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并不一定需要承擔責任,這還需要具體分析交通事故的情況,如車輛被盜發生交通事故時,如果車主及時報案一般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通常情況下有好多責任就要進行相應的賠償,下面小編帶來交通事故車主責任承擔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四種情況
1、出售車輛未過戶,登記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請示的復函》[ (2001)民一他字第32號] :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違反有關行政管理法規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
2、被盜車輛肇事,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盜機動車輛肇事后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1999年6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69次會議通過):使用盜竊的機動車輛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買方分期付款購車,賣方保留所有權,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法釋〔2000〕38號):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貨物運輸合同并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
4、機動車交付修理廠修理,修理工駕車發生交通事故,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由修理廠承擔賠償責任。但車輛所有人對交付修理的事實應承擔舉證責任。
二、車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五種情況
1、車主與駕駛員為雇傭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2、駕駛員為職務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3、車主出租、分包車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款: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 問22:車輛所有人以承包或租賃經營的方式對外發包或出租車輛經營權或使用權,承包人或者租賃人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賠償的,責任如何承擔?
答:發包、出租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選擇承包人、租賃人或者發包人、出租人為被告,選擇后二者為被告的,對發包人、出租人請求以其與承包人、租賃人之間的合同關系確定承包人、租賃人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賠償權利人既起訴發包人、出租人,又起訴承包人、租賃人的,判決發包人、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對發包人、出租人請求根據合同關系判由承包人、租賃人承擔責任的,告知另案處理。
4、機動車掛靠登記車主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問17:掛靠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的,掛靠人與被掛靠人如何對賠償權利人承擔責任?
答:掛靠車輛因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應由掛靠人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掛靠人不能支付的部分,由被掛靠人予以墊付;被掛靠人承擔墊付后,可以另案向掛靠人追償;掛靠人與被掛靠人請求區分內部責任的,可告知當事人另案處理。如賠償權利人主張掛靠人與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車主出借機動車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問18:借用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如何確定賠償主體及責任?
答:道路交通事故是因機動車運行所致,故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歸屬是確定責任主體的一般標準。車輛管理人(包括所有人)與借用人均是車輛運行的支配者。借用人是直接的支配者,車輛管理人是間接的支配者。借用人直接從車輛運行中受益車輛管理人通過出借車輛獲得經濟上或者其他如人情利益,故二者均對車輛運行所產生的風險負有防范義務,均應對車輛運行所帶來的現實損害承接賠償責任。首先應由借用人承擔賠償責任,車輛管理人對借用人賠償不足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綜上可知,在上述四種情況下,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車主是不需要承擔責任;而在另外的五種情況下,即使不是車主親自駕駛的車輛,同樣也要承擔責任。實踐中,還需要各位認真區分一下不同的情況。更多交通事故責任的知識,歡迎你到律霸網站進行了解。
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該怎么辦
交通事故責任大小如何確定
我國交通事故責任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