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我們的行為會受到各種規則的制約,正常情況之下,我們都會遵守社會的規則和法律法規來行事。不過在一些特殊的意外情況之下,我們為了保護自己或者是他人的財產免遭一些傷害,很可能會做出一些違反法律或者是其他管理規定的事情,例如緊急避險有可能就會引起交通事故,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還要承擔同樣的責任嗎?
對于緊急避險而言,我國有著明確的規定,通常來講,如果想要認定為緊急避險的話,必須要符合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如果有任何一條不符合的話,那么行為是不被認定為緊急避險的,所以也就可以當做正常的交通事故來處理。
一、緊急避險的三個條件:
1.第一就是當時必須存在著正在發生而且非常具有破壞力的危險行為。該行為可以危害的是本人利益,也可以危害的是第三人利益,包括社會公共利益等等。一定要注意是危險正在發生,危險發生過后或者是即將發生的情況都不屬于緊急避險的范圍。
2.第二個條件是當時必須處于緊急狀態,沒有任何的其他辦法可以逃避危險,而必須要采取當事人采取的這種辦法。由于當事人采取的這種辦法會造成一定的后果,所以盡量還是不要讓這種后果發生的好。如果能有比較和緩的方法,不傷害任何一方利益,就可以解決掉這種緊急情況的話,那么還是倡導大家使用這種比較完美的辦法。
3.第三個條件就是,如果必須不得已的采用造成他人或者是自己傷害的辦法的話,必須使傷害的值要小于危險可能造成損害的值。也就是平常我們可以理解的,放小保大。 注意這個限度必須是小于等于和大于都不可以,由于緊急避險犧牲的是沒有任何責任的第三人的利益,所以該犧牲的利益是不可以超過本身受到危險利益的,否則對于第三人來講就不公平了。
如果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人的行為符合了這三個條件的話,就可以被認定為緊急避險。如果是在緊急避險的情況下的話造成的任何損害,緊急避險人是不承擔任何后果的,而由造成危險的人來承擔后果。
二、一些特殊情況:
1.當然,如果沒有任何人造成危險,而是用一些意外事件和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的話,那么緊急避險人同樣也不承擔任何的責任。
2.如果出現緊急避險而引起了交通事故的話,緊急避險人,也就是交通事故本應該的責任一方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誰引起的這個危險的情況,誰就承擔這些交通事故的責任。
3.緊急避險本身是對于較大一方利益的保護,同時這個規定也體現了對于該緊急避險人作出決定的一種鼓勵,在一定會有一方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之下,避免了較大的損害而犧牲了較少利益,也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當然,對于受害者的損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應當全部的賠付,這是對其失職或者是對于他人侵害的一種懲罰。
緊急避險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認定事故責任?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承擔民事責任?
緊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可以處理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行為嗎
2021-02-13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