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如果需要征收土地,就要給予被征地人員一定的經濟補償。而實踐中,征地補償款如何分配引發的糾紛并不在少數。在這類糾紛的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會聘請律師作為自己的代理人。那律師的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案件代理意見是怎樣的?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梅XX訴XX村村民委員會、XX村第八村民小組
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一案代理意見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我接受梅XX(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條,梅XX戶下其他承包人以梅XX名義起訴)的委托,依法擔任其訴湖堤村村民委員會、湖堤村第八村民小組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一案的代理人,經認真研究案卷,分析案情,又經法庭的調查我已經比較客觀、全面的掌握了本案的實際情況,現依據事實情況和法律規定發表如下代理意見,請予以重視并參考:
一、征地補償款應當支付給因征地而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依據上述法律的規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承包經營權人可以依法獲得補償,即因對被征收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的人可以依法獲得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第二款規定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既然法律規定了可以獲得補償的對象,那么法律規定之外的人員是無權獲得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更加明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本條中土地使用權實際上就是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征地范圍外的農民因對被征土地不享有承包經營權,當然也沒有使用權。被告將被征地農民的范圍擴大到集體經濟組織內全部農民,并且認為集體經濟組織內全部農民平均分配補償款。但是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確定的補償登記對象是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不屬于征地范圍內的使用權人是不能辦理補償登記的;辦理補償登記的權利都不具備,如何獲得補償呢?被告的觀點很明顯是不合邏輯的。 綜上物權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法定的補償對象為因征地而失去承包經營權的農戶,而不是平均分配。
二、原告的訴求應當獲得支持。
1、原告所訴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 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的,應予支持。承包方已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等方式流轉給第三人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青苗補償費歸實際投入人所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附著物所有人所有。
2、原告訴求安置補助費應當獲得支持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三條 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的,應予支持。 本案中原告放棄統一安置,被告應當將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原告。 3、原告訴求土地補償費75%應當獲得支持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照上述法規,被告可以依照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分配的僅僅是土地補償費,但是法律對其分配作出規定的除外,湖南省人民政府已經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的要求,制定了內部的分配辦法,故本案中征地補償分配不能再由內部協商確定,即使協商也應當在政府規章確定的范圍之內進行,而不是集體組織想如何分配就如何分配。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2008)15號) 一、明確征地補償費的性質和征地補償的分配范圍及分配辦法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沒有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本案中,被告小組內沒有可以用于調整的機動地,在征地之前也也沒有其他無人承包的土地用以調整,故被告沒有調整給原告的土地,(關于被告進行的土地分配違法在第三項代理意見予以闡述)應當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原告。
三、被告所做的分配方案違法,應予撤銷。
1、違反了法律法規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已經明確規定了征地承包經營權人獲得征地補償的權利,前文已述,不再贅述。
除物權法外,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依法制定的《依法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意見》第三項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能用于被征地的農民參加社會保險、發展生產、公益性建設,不得平分到戶,不得用于清欠集體經濟債務。……”
同時《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十五)加強對征地實施過程監管。征地補償安置不落實的,不得強行使用被征土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制訂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
《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四)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亦明確規定如不能調整土地的,必須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本案中,被告進行征地補償款的分配不遵守現行的法律法規,而是自己出臺一個違法的意見征求成員的意見。由于利益的驅使沒有被征地的農戶當然極力的選擇平均分配;如果按照這樣被告的觀點,即使被告要求補償費不支付給被征地的農戶,全部給未征地的農戶,大家多數同意,難道也是合法的嗎?這樣的分配方式也造成了現在黃土店鎮分配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格局,同時形成了一種多數人壓制少數人,被征地農戶較少的村組中被征地農戶權益無法保障的局面。
關于被告分配方案違法列舉:
(1)被告所實行的“統調統分”違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三 “一是 “小調整”只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個別農戶,不能對所有農戶進行普遍調整”的規定。
(2)《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十五),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四),要求土地補償費分配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依法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意見第三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能用于被征地的農民參加社會保險、發展生產、公益性建設,不得平分到戶,不得用于清欠集體經濟債務……。”
而被告不顧法律規定分配辦法,將土地補償費平均分配,顯然違法。
(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規定“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征地農民。”,原告放棄統一安置被告仍然平均分配,不支付原告安置補助費違法。
(4)關于青苗費的分配,法律明確要求支付給所有權人,原告對于自己的承包地上的青苗經營管理,當然是所有權人,被告也是平均分配,是非常可笑的違法行為。
2、明顯的不符合邏輯。
(1)被征地農民的人數的矛盾。 被告認為被征地農民是指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全部農戶,這是不符合邏輯的,因為在征地審批中,有湖北省政府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中已經明確了征收土地中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的人數,被告將被征地農民認為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農民這很明顯與《征收土地方案》中規定了補償安置的人數不符,因為被告的理解擴大了被征地農民的范圍。
(2)辦理補償登記手續的權利的矛盾。 《常德市鼎城區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常鼎政公告(2009)第16號)第四項“補償登記”明確要求“征收土地范圍內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必須持土地權屬證書或其他證明材料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到常德市鼎城區國土資源局或所在鄉鎮國土資源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這一項也很明顯確定土地征收范圍內的對被征土地享有使用權的農民持權利證書才可以進行補償登記;而不屬于征地范圍內的農民是無權辦理補償登記的。 被告將被征地農民的范圍擴大到集體經濟組織內全部農民,并且認為集體經濟組織內全部農民平均分配補償款。但是征地公告確定的補償登記對象是被征地范圍內的農民,不屬于征地范圍內的農民是不能辦理補償登記的;辦理補償登記的權利都不具備,如何獲得補償呢?被告的觀點很明顯是不合邏輯的。
3、被告制定錯誤分配方法原因在于對法律理解錯誤。
誤區一對同一分配的誤解:誤認為統一分配為平均分配。
由于 “湘政發(2008)15號文件”規定“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沒有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被告以為統一分配就是平均分配,這種觀點是錯誤,關于征地補償分配方式有兩種,一種為直接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另一種為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由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分配給被征地農戶。即由被告領取征地補償款后,統一由被告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平均分配這種觀點與《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的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相悖;安置補助費是對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農民進行的安置,是對失地農民人口的補償,將安置補助費平均分配顯然是不合法的。
誤區二對調整土地的誤解。
第二十七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
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承包合同中約定不得調整的,按照其約定。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三)承包土地“大穩定、小調整”的前提是穩定。“大穩定、小調整”是指堅持上述第二條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在個別農戶之間小范圍適當調整。做好“小調整”工作還應堅持以下幾條原則:一是“小調整”只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個別農戶,不能對所有農戶進行普遍調整;二是不得利用“小調整”提高承包費,增加農民負擔;三是“小調整”的方案要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市、區)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審批;四是絕不能用行政命令的辦法硬性規定在全村范圍內幾年重新調整一次承包地。“
綜上所述,法律規定的土地調整是個別人地矛盾突出的農戶進行調整土地,而被告是將全組內22戶農戶人均土地由原來 畝降低到 畝,將富余出來的土地調整給原告,這實際上是把全組的農戶部分承包地收回,對全組成員的普便土地調整,明顯是違法的。
本案中由于被告組內沒有可調整的土地,故不符合調整土地的條件,依法應當視為不能調整土地給被征地農民,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誤區三對被征地農民概念的理解錯誤。
代理人多年一直致力于土地法鉆研,我認為被征地農民是指因征地而失去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征地補償款也主要是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補償,其中土地使用權為承包經營權,這與《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完全一致。結合其他法律來論證一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的,應予支持。”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2008)15號)一、明確征地補償費的性質和征地補償的分配范圍及分配辦法規定“……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征地農民。……”
最高院與湖南省政府文件規定的內容是一樣,適用的主體名稱一個是家庭承包戶,一個被征地農民,這兩個概念實際上是等同的,一致的,如果按照被告的說法被征地農民是全部組內農戶,屬于司法解釋就與湖南省政府規定不一致,是毫無根據的,純屬被告主觀臆斷,錯誤理解法律。
而被告將被征地農民理解為集體經濟組織內全部農民,顯然是錯誤的。這種理解與現行法規政策存在矛盾,例如: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2008)15號)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沒有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省政府的規定其中一項即給被征地農民調整承包地,如果承包地沒有被征收的,那么根本沒有調整給他們土地必要。按照被告的理解被征地農民也是被征地農民,那么他們的承包土地沒有被征收,還要調整承包地給他們,這顯然是錯誤的。
綜上所述,本案事實清楚,法律規定明確,原告的訴求應當獲得支持;被告對法律法規理解錯誤,其制定的分配方案違法,應予撤銷。
以上代理意見,請予以充分考慮。
北京市XX律師事務所 王X洲
2011年4月26日
律師掌握著豐富的法律知識,在代理意見中,律師會將訴訟請求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進行闡述,以證明被代理人的訴求是有法律法規支持的。所以說,案件的訴訟過程中是否有律師參與對案件是否可以勝訴起著關鍵的作用。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