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對公民合法利用的土地要以社會利益的名義進行再次回收利用的時候肯定會產生相關的公民損失的,而這部分的損失就應該由國家財政進行負責補償,而補償的標準就包括了土地本身的價值、土地上增值的部分以及安置的補償費用。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關于國家征地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因此,上面的規定比較詳細,簡單一點說,征地就是永久的,補償共分青苗、勞動力、土地補償三項,其中青苗支付給農民,勞動力補償支付給農民,土地補償款政策規定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鄉政府等),但鄉、村是由農民組成的,所以,有的地區也開始拿一部分支付給農民。
征地補償的標準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都不一致,一般在三四萬元/畝到十幾萬元/畝之間。我是江蘇南京的,我們這征地平均12萬元/畝,標準是青苗約三四千元/畝吧,勞動萬元/人,土地補償款約三四萬元/畝。以前土地補償款全部支付給鄉政府和村委會,現百分之七十支付給農民,百分之三十支付給鄉政府和村委會。
綜上所述,國家在征收土地的時候是出于對社會整體利益的保護而不會顧及公民單個人的利益,所以只能夠用相對統一的標準來計算公民的損失以盡可能彌補其土地的損失,但是一般來說每個地區都有不一樣的土地補償情況而必須采用不同的標準。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法中追訴時效的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檢察院認為監管場所理意見不當如何處理
2021-02-04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