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征收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
堅持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侵占被征地農戶依法享有的土地補償費,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為由,剝奪、侵害其依法享有的土地補償權益。
已承包到戶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其余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征收并撤銷建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分配給被征地農戶,其余部分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未承包到戶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平均支付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其余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征收并撤銷建制的,其土地補償費要全部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二、當前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突出表現、處理原則、解決辦法:
當前,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突出表現在于村委會或村民小組擅自決定分配事務,對出嫁女、招婿、喪偶、離異及繼子女、大中專在校生、義務兵等處理不當。筆者認為,處理此類案件時既要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權,也不能剝奪公民的財產權,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村民的自治權并不能對抗公民的生存權和財產權,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土地補償款既具有生存利益性質又具有財產權性質,該權利非法律不得剝奪。因此,村委會、村民小組在決策時必須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七條所規(guī)定的程序提請村民會議討論,其無權擅自作主。村民會議作出的決策亦必須符合該法第十九條所規(guī)定的民主原則和第二十條規(guī)定的合法原則,應明確村民享有同等待遇。具體地說,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1、民主議定原則和合法性原則。村民自治必須是真正的大多數村民的集體意志,而不是某個人或某些少數人的意志,且該意志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guī)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一些農村部分村民的土地收益權得不到保護,與人們對村民自治的模糊認識有很大的關系,其所依仗的就是村民自治制度所賦予的一些權力,其實這是對村民自治權力的濫用。在一個民主和法治的國家,任何形式的自治都不能同國家的依法行政相違抗,任何形式的自治章程都不能同國家的法律相抵觸,任何形式的社區(qū)民主決定都不能損害公民的基本權利。因此,那些同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相抵觸的自治章程、村規(guī)民約以及村民民主決定都是自然無效的。村民自治必須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才能獲得健康發(fā)展,必須做到既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又要遵守法律。
2、平等原則。在進行征地補償款分配中,要充分保障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正確地處理利益關系。之所以會出現剝奪少數成員或村民征地補償款分配的收益權,主要受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每次的收益和征地款分配總量是恒定的,為了更多的分配集體收益,惟有通過減少應分款人數來實現多數村民的最大利益化,因此,公正、公平地分配征地款是保障每個成員或村民享有土地收益權的前提。
3、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集體成員在享有分配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其對集體所盡義務的大小,做到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公平合理地分配征地款。
在明確了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的受益主體和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處理原則后,對當前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應合理的予以解決:
1、關于嫁城女及所生子女的問題。與城鎮(zhèn)職工、居民結婚的農村婦女(嫁城姑娘),由于政策規(guī)定不能到男方落戶的,且居住地也未遷離、享有地權的,應當保證其享有村民同等待遇。其所生子女是農村戶口的,屬有地權主體,應與其母等額分配。
2、關于入贅婿的問題。對于入贅婿及其所帶的子女,只要戶口已遷入,且居住在當地,其遷出地已不享有地權的,應保證其享有村民同等待遇。
3、關于離婚或喪偶的婦女的問題。婦女離婚或喪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戶籍仍在當地,且原居住地村(組)保留其原有地權的,應與本村村民等額分配土地收益;若不在原居住地生活、其新居住地地權尚未落實的,原居住地所在村(組)應保留其地權,并與村民等額分配收益。
4、關于農村五保戶收養(yǎng)子女的問題。對依據《收養(yǎng)法》辦理了相關手續(xù),已在當地村組落戶的養(yǎng)子女,也應與村民等額分配。
5、關于農業(yè)戶口入學的大、中專在校學生的問題。農業(yè)戶口入學的大、中專學生以及畢業(yè)后未就業(yè)前,因就學已將戶口從農村遷出,但從經濟來源看,家鄉(xiāng)地權仍是他們主要的依賴條件,為確保學生能完成學業(yè),可當有地權看待,應與村民等額分配或適當分配。
6、關于進城打工人員的問題。進城打工人員,戶籍仍在當地,仍依附于村集體土地,而不是對地權的放棄,打工是為了掙錢彌補生產和生活所需,不能取消村民待遇,必須與本村村民等額分配。
7、關于超生子女的問題。對于違反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的子女,如已接受處罰,并已執(zhí)行到位、戶口已登記的,應當給予地權,與村民等額分配
8、關于服現役的義務兵的問題。凡農業(yè)戶口的服現役的義務兵,不能停止其受益分配;如在部隊一旦提干或轉志愿兵,有了固定工資,應停止其受益分配。
在廣大群眾得知征地政策的頒布時,應當明確自己當地的征地補償標準,及時關注相關信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同時,當地政府在按照征地補償分配的原則進行補償時,應當清楚公民的權益與義務一致的原則,尊重人民的意見,妥善處理好征地補償工作。
陜西苗木征地補償標準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伙殺人了自己沒動手怎么判
2021-01-05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04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