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行為要怎么判斷
所謂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在于擴張自己的經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第3條的規定,壟斷行為一般指三種經濟壟斷,具體包括:(一)壟斷協議;(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法》第8條有關行政壟斷的規定與經濟壟斷并列。
(一)壟斷協議
1.概述。
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以協議、決議或其他聯合方式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壟斷協議廣泛地存在于經濟生活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集中等壟斷行為相比較,其表現出發生量大、涉及面廣、對市場影響速度快等特點,對有效競爭的破壞具有普遍性和持續性。正因如此,壟斷協議控制制度被看作是反壟斷法的三大支柱制度之一。
壟斷協議可以表現為企業間限制競爭的合同或協議、企業團體的決議及企業間的協同行為等形式。我國反壟斷法第13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壟斷協議有橫向壟斷協議與縱向壟斷協議之分。所謂橫向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經營同類產品或服務而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處于同一經營階段的同業競爭者之間的壟斷協議,如兩家汽車生產公司之間的聯合;縱向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在同一產業中處于不同階段而有買賣關系的企業間的壟斷協議,如汽車生產商與汽車銷售商之間的聯合。
將壟斷協議分為橫向壟斷協議與縱向壟斷協議是因為二者對競爭危害的程度不同,法律對它們亦區別對待。橫向壟斷協議作為同業競爭者之間的聯合行為,對競爭的危害既直接又嚴重,因而一直是反壟斷法所規制的重點;縱向壟斷協議由于主體之間處于不同的經營階段,不具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其聯合行為對競爭的影響較橫向壟斷協議間接得多,程度也輕得多,法律對其管制的嚴厲程度也遠遠不及橫向限制,處理的靈活性也較大。
我國反壟斷法有三條針對壟斷協議的規定:第13條第1款是關于橫向壟斷協議的規定,第14條是關于縱向壟斷協議的規定,第16條專門就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經營者從事壟斷協議作出了禁止性規定。
2.構成壟斷協議的要件。
(1)協議或者協同行為由多個獨立主體構成。壟斷協議必須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之間,具有“多個主體共同行為”的特征,從而與由單個經營者所實施的市場壟斷行為(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區別開來。同時,法律還強調參加聯合的主體應是在事實上具有獨立性的主體,即要求聯合者在事實上具有獨立決策能力。否則不能認定為限制競爭行為的聯合主體。
(2)經營者之間存在通謀或協同一致的行為。構成壟斷協議的客觀要件是經營者從事了通謀或協同一致的行為。這種通謀或協同一致的行為,可以表現在各方簽署形成的協議、合同、備忘錄中,也可以表現在企業團體的決定或決議中,還可以是行為人之間協同一致的行為(即沒有文字形式的協議或者決定,但是卻出現了高度協調統一的動作,如在同一天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集體提高某類產品的價格)。
(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1.概念。
市場支配地位,又稱市場控制地位,是反壟斷法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企業或企業聯合組織在市場上所達到或具有的某種狀態,該狀態反映出企業或企業聯合組織在相關的產品市場、地域市場和時間市場上擁有決定產品產量、價格和銷售等方面的控制能力。
市場支配地位本身,并不受道德譴責,也不必然被反壟斷法禁止或制裁。只有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危害競爭,損害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時,反壟斷法才會揮動達摩克利斯之劍,扮演市場競爭秩序守護神的角色。
2.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因素和方法。
(1)認定市場支配地位的主要因素。我國反壟斷法所稱的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據此可知,經營者是否具備市場支配地位首先取決于其在相關市場中是否具有“控制交易條件”、“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的能力。如何判斷經營者是否具備這種能力,是反壟斷法必須解決的問題。從世界范圍看,在反壟斷的立法與司法實踐中形成了“以市場份額為主、兼顧反映企業綜合經濟實力的其他因素”的認定標準。我國反壟斷法第18條總結并借鑒世界范圍內相關立法經驗,指出:“認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應當依據下列因素:(一)該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以及相關市場的競爭狀況;(二)該經營者控制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的能力;(三)該經營者的財力和技術條件;(四)其他經營者對該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五)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難易程度;(六)與認定該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有關的其他因素。”這一規定,較好地反映了世界各國以及國際組織反壟斷法有關市場支配地位認定標準的共性。
為了方便執法和司法實踐中的操作,我國反壟斷法第19條設計了市場支配地位的推定制度。該制度由相互關聯的三項內容構成:首先是一般規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一)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二)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三)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其次是例外規定,即“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經營者市場份額不足十分之一的,不應當推定該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最后是反證規定,即“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有證據證明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應當認定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2)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方法。在判斷市場支配地位的標準中,涉及“相關市場”和“企業支配能力”的認定。對此,我國反壟斷法第12條指出:“本法所稱相關市場,是指經營者在一定時期內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務(以下統稱商品)進行競爭的商品范圍和地域范圍。”在此基礎上判斷企業的支配能力取決于包括市場份額在內的多種因素。其主要方法是對影響企業市場支配能力的因素進行考察,對各種指標做定性、定量分析,作出企業是否具有支配能力和支配能力大小的結論。如在分析市場份額這一影響企業支配能力的主要因素時即需從三個方面予以考慮:一是市場份額的計算方法,即被告在相關市場上的銷售額,除以該市場的總銷售額,再乘以百分之百,以此方法計算所得出的百分比,即為該企業的市場份額。二是市場份額的數值因素,一般而言,涉嫌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其市場份額越大,行使市場力量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是市場份額的時間因素,即瞬間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并不必然使得企業具有支配地位,只有當企業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該優勢時,才構成支配地位。
(3)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判斷。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是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危害競爭,損害競爭對手和社會公共利益及其他私人利益的行為。
如果讀者有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援助的,可以到律霸網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可以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婚財產繼承人是誰
2021-02-02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該包括什么內容
2021-02-16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