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能夠迅速發展、普及,鏈接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正是網絡鏈接在互聯網站的不同頁面之間以及億萬個不同網站之間建立了聯系,使它們相互聯結起來,形成了互聯網絡(當然這是建立在物理聯結基礎之上的)。因此,可以說鏈接是互聯網的根本特征之一,沒有了鏈接,互聯網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然而,隨著鏈接的誕生,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問題也隨之產生,但正如前述,法律是滯后的,至今尚無關于鏈接的法律規定。可喜的是,包括法官、律師在內的法律工作者總是努力將法律基本原理運用到新生事物中,從而促進新的法律的誕生。本文擬對網絡鏈接案例進行簡要的評析,以幫助廣大讀者了解在司法界對網絡鏈接涉及的法律問題的基本態度。
案例一:**博庫股份有限公司訴**訊能網絡有限公司、**湯姆有限公司案
原告訴稱其得到作家周*茹的許可,獲得在全球范圍內獨家以國際互聯網絡、光盤、磁盤等電子出版物形式使用周*茹創作的作品的權利。原告在獲得許可授權后發現,被告**公司在其開辦的網站上登載了周*茹兩部小說集中的26篇作品,所登載的作品是由**公司提供。兩被告稱:**公司受**公司的委托,通過與北京市今日視點文化事務發展中心簽訂合作合同,合作為**公司開辦的網站進行文學頻道設計及制作有關欄目。根據合同約定,**公司的網站與今日視點中心所屬今日作家網的相關網頁建立了鏈接。本案涉及的周*茹作品登載于今日作家網,**公司的網站只是與今日作家網登載周*茹作品的網頁設置了鏈接,湯姆網站本身并沒有實施登載行為,故兩被告的行為并不構成侵權。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互聯網上傳播的各種信息和作品量巨大,如果要求設鏈網站在設置鏈接時必須承擔無限的事先主動審查義務,無疑將會使網絡服務提供者負擔過重的義務。同時也應看到,由于設置鏈接往往出于增加網站訪問量的需要,而增加網站訪問量又與網站經營者力圖獲取經濟利益的目的密切相關,按照權利與義務應相適應原則,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設置鏈接時履行適當的注意義務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法院認為,**公司與今日視點中心簽訂的合作合同中,向對方提出了明確的權利保證要求,據此,不能認定被告與登載該作品的網站之間對登載傳播原告享有專有使用權的作品行為存在共同的主觀故意。在得知原告起訴內容后,被告亦及時采取了停止鏈接措施,因此被告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簡評:法院判決說理充分,除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對明知被鏈接的內容屬于侵權而仍然以設置鏈接的方式提供傳播條件,或者在得知權利人提出警告后仍拒不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控制所產生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外,設置鏈接的網站不承擔過多的法律責任。下一案例也驗證了這一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沒有房產證被拆遷怎么辦
2021-02-22利用注銷企業公章簽拆遷協議合法嗎
2021-02-08企業拆遷的時候天然氣會賠償嗎,賠償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22國家對養豬場拆遷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7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17漯河市附屬物補償標準
2020-11-12修建機場拆遷房屋怎么補償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