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糾紛哪個部門可以調解
1、土管所。
2、政府國土局。
3、國土資源部。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土地糾紛類型:
隨著農業稅的取消,以及農民法律意識的增強,近幾年,涉及農村土地的糾紛和案件有上升趨勢。農村土地糾紛,常常涉及多人利益,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發群體事件。有的案件即使當事人不多,但是處理結果涉及村民利益的改變,如果處理不當,矛盾就易激化,有可能引發刑事案件,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解決大量的土地矛盾糾紛成為目前鄉村兩級工作的重頭戲。造成這些土地糾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1、村集體或村干部對村民利益的侵害。有的村干部素質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中手續不完備造成不必要的失誤,履行中又漠視農民權益成為糾紛產生的重要因素。有的村干部在發包土地時“暗箱操作”,引起群眾不滿。有的是在履行過程中常常因為村委會負責人更換,新舊班子之間或村干部之間有矛盾,導致現任村委會否認原合同,私自變更合同條款或對標的物重新發包,導致糾紛發生。
2、村民對村集體利益的損害。有的村民未按約履行承包合同造成糾紛。有的承包戶以低價承包,又以高價擅自轉包,從中坐收漁利。有的村民不遵守合同約定,故意拖欠承包費,制造各種事端,致使村干部催收困難。有的承包戶擅自改變土地用途,違反合同約定破壞土地和林業資源,損害集體的利益。
3、村民之間的土地利益糾紛。有的村民依仗各種權勢力或者力量,強行擠占他人土地。有的村民在耕種自己的土地時,侵犯其他村民的各種利益。在村民土地糾紛中最多的往往是地界糾紛,這種糾紛大多由于歷史原因涉及人員多、情況復雜而難以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能否逮捕
2020-12-31老人沒駕照上路怎么處理
2021-02-28軍人結婚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8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土地流轉之后在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30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