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秘密與專利的區別與聯系有哪些方面
一、概念
技術秘密是商業秘密的一種,定義: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其中的技術信息是指技術秘訣、工藝流程、設計圖紙、技術數據、化學配方、制造方法、技術資料、技術情報等技術科學方面的專有知識,也就是技術秘密所保護的對象。
根據專利法第二條的定義,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并且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的進一步解釋: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與實用新型應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同時還應符合專利法及實施細則其它條款的規定。
技術秘密和專利之間又存在一定的重疊關系,即權利人就同一項新技術既可以去申請專利,受到專利法的保護,也可以選擇作為技術秘密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但由于技術秘密必須處于保密狀態,而專利申請之后必須要被公開,因此,權利人只能選擇一種保護方式,不能同時享受兩種保護。
二、構成條件
技術秘密要求不為公眾所知悉(即秘密性)、能帶來經濟效益、實用性并采取保密措施(即保密性),其中采取保密措施是保證不為公眾所知悉的重要保證,也可以說采取保密措施屬于不為公眾所知悉的范疇。而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則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三、有效期限
技術秘密的保護期是以其保密狀態的存續期間為準,只要嚴守秘密,并且不被新技術所取代,其保護期間是無限的。而專利的專有使用權有法定的保護期,我國《專利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期滿之后,專利權將會自行消滅,相應的技術進入公有領域,任何人均可任意使用。
四、權利和法律保護
技術秘密持有人的權利主要體現在阻止他人以不正當方法使用其技術秘密,如竊取他人技術秘密,違反保密條款向他人透露技術秘密等。技術秘密持有人無權制止他人通過正當途徑發現或者獲取技術秘密的行為。他人可通過自己的獨立研究發現其技術秘密,或通過分析其產品而獲知其技術秘密,這些都是法律所允許的。技術秘密的法律保護是通過多種法律的相互補充進行的,主要來自合同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技術秘密權利人在進行技術秘密的使用許可時,與被許可人簽訂使用許可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將保護條款寫入合同,這樣,就會基于雙方約定產生了技術秘密的被許可人對許可人技術秘密的保密義務,依據《合同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專利權人對專利技術享有排他的獨占權,《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專利權人有權許可他人實施專利,并收取使用費,有權轉讓其專利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除專利法有關規定許可和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以外,都必須與專利權人訂立書面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
五、費用
技術秘密的保護費用主要取決于具體情況,對屬于技術秘密的文件來說,在文件顯眼處標明“技術秘密”等字樣,鎖進柜子就足夠了,對于技術設備或工藝流程,也許只需要砌上圍墻,配備保安人員就可以了。對于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負有保密責任,并給與技術開發或發明人適當的獎勵或報酬。
申請專利的過程較長,不一定所有的專利都能夠授權,并且需要交納申請費、實質審查費和各種附加費用,授權之后每年要交年費,加起來不是一個小數目,相比來說要比技術秘密所花的費用高。
六、風險
技術秘密權利人由于粗心大意而泄漏秘密、或由于其他人的獨立發現而公諸于眾,都可以使技術秘密不復存在。
專利申請過程中,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將申請人的發明創造的內容向公眾公開,如果由于種種原因,會導致專利申請在實質審查的過程中被駁回,或者授權之后被無效,那么對于申請人來說只能盡了公開技術的義務,而無法實現獨占該項技術的權利。因此,對于技術秘密來講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才能保證技術秘密的存續,而專利只要客觀上滿足條件,就可以在有限的期間內享有權利,相對來說,技術秘密權利人所承擔的風險更大一些。
您若還有疑問,可以通過律霸網律師進行在線咨詢,歡迎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