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廣告必須有表示商品性質的廣告說明,廣告說明必須與商品(或服務)的實際狀況不符,并且必須可以舉證,虛假廣告是以廣告的形式出現的,廣告是表明商品或服務性質的商業工具。我國的廣告法規范的是商業廣告,按照《廣告法》第二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的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的費用,通過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在廣告中可以用文字來說明商品的有關情況,也可以用圖畫或其他形式來表示,各種形式的廣告說明實際上表明的是經營者的一種主張,它是向消費者介紹可以檢驗的商品(或服務)的信息,通過檢驗的信息的正確性與否決定廣告的合法性,一些通過夸張的手法使消費者只產生正面的印象,而反面含義被掩蓋的廣告就有虛假廣告的嫌疑。例如,有的廣告詞把某種產品說成市場上同類產品的惟一最佳商品,這屬于獨占廣告,違反《廣告法》第七第第3款規定的“不得使用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廣告法嚴格要求,廣告說明應當真實、準確、清楚、明白,廣告說明應當于商品或服務的相一致,虛假廣告的判定標準之一就是看兩者是否一致,如果經驗證明廣告說明與商品(或服務)的實際情況不符,就可以將該廣告認定為虛假廣告。例如,在發布商品廣告中,聲稱“本商場所有某某類商品XX元起價”。但是如果消費者實際去購買商品時,被告知這樣的商品已經售完(通常稱誘餌廣告),廣告說明與商品實際不符合的情形有:(1)廣告說明中的商品實際不能出售。(2)廣告說明中的商品僅僅限于少數幾件,即限量供應而未言明。(3)有一定的銷售期限而未言明,例如,早9點至9點半銷售。
證明廣告說明與事實不符時,必須有充分的證據,有些廣告有明顯的不實或違法之處。例如,廣告詞帶有“最好”“最佳”等字樣,而有些廣告說明則不能通過直觀判定出來。例如,懷疑廣告說明的內容會有不的表示功效的保證,這種保證是否科學,則需要經過鑒定,在一般情況下應由請求停止侵害或損害賠償的起訴人舉證,當然,也有些廣告說明的真實性,以上述方式仍無法判明或者對廣告涉及的技術不了解,消費者可以認定上虛假廣告的請求,或損害賠償的請求,在抗辯過程中由經營者提出反證。
根據上述要件認定被訴廣告為虛假廣告后,并不要求弄清該廣告是否實際上詐欺消費者,即便該廣告沒有實際詐欺消費者,也可以評定為虛假廣告。例如虛假廣告僅引誘消費者或消費者的選擇自由,而實際消費者并未上當受騙,那么該欺詐廣告也得禁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不足額保險
2020-12-14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