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司法學校胡建中)
[內容摘要]:不正當競爭是市場經濟競爭的產物,其存在具有極大危害性。“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減少、杜絕其危害的有效手段,本文結合社會實踐,分析了我國目前社會上的不正當競爭新現象,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市場經濟、不正當競爭、經濟秩序、市場主體、法律意識、法律責任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新動向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頒布實施已近十年,十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逐步走向成熟,新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在不正當競爭的控制與反控制方面,也有了新的發展。一些具有新特點,而現行法律又未明確禁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所發展,嚴重侵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筆者在理論及實踐中經過總結,認為當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除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的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之外,還有以下幾類不正當競爭行為:
1、利用媒體、廣告,進行產品質量、功能、效果等各項指標對比,以表明本單位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更優,打擊特定或不特定競爭對手。這類行為有以下特點:(1)通過正當途徑,打擊貶低競爭對手,抬高自己,從而引誘接受本單位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人群,獲取更大利潤是其目的;(2)行為形式多利用各類媒體,視、聽眾覆蓋面大,影響較大;(3)內容上真假兼有,有的也可能屬實;(4)危害性,此類行為將導致各競爭對手間相互影射、攻擊,盲目夸大其詞。危害了善良誠信的社會風氣,也使企業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廣告費用,增加了商品成本,也易給消費者的誤導。此行為規避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實踐中執法部門難以認定,受害者又無法可依,當前有愈演愈烈之勢。
2、由經營者出資,媒體出面,聘請“專家”進行與經營者商品相關內容訪談、咨詢,向視聽眾消費者進行名為知識性,實為廣告推銷宣傳的解釋,在活動中鼓吹自己,貶低對手。這類行為當前有泛濫這勢。其有以下特點:一是以公益形式掩蓋其在活動中用隱蔽手段打擊貶低競爭對手,行廣告、推銷的真實目的。利用廣大民眾對“專家意見”的信賴,誹于無形,雖不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但明顯有違正常競爭的規則;二是利用廣大視、聽眾對知識的渴求,對“專家”的信賴,進行不正常誘導,在貶低對手的同時,實際上也蒙蔽了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的選擇權。在當前社會環境中,此舉的危害性是顯而易見的。無法可依,當前有愈演愈烈之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勞動關系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9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