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不正當競爭的各種具體行為。各國法律對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一般采取列舉式加以規定。
大體上可分為3類:(1)侵犯工業產權類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侵犯他人商標、商號,假冒原產地名稱、產地標記,假冒、仿冒服務標志,泄露技術秘密,冒用其它工業標志等行為;
(2)經營類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酬金和回扣,搭賣,營業上的誹謗、出賣商業秘密,有獎出售和折價出售等。
(3)利用廣告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包括詆毀性廣告、帶有強迫性的廣告、欺詐性的廣告或生產商批發商的廣告等。
中國還沒有頒布反對不正當競爭法,但根據中國具體情況和武漢、上海、江西三省市反不正當競爭的暫行規定來看,中國當前經濟生活中主要存在著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1)使用眾所周知的他人營業名稱、商號、商標、包裝、裝潢、產地、說明書等,生產或者推銷其產品;
(2)冒充他人優質產品或者榮譽稱號;
(3)對產品的質量、性能、原料構成、制作方法、用途,或者對勞務和技術服務的質量、規格、技術標準、價格等進行虛假、夸大失真的宣傳;
(4)謊稱或者隱匿商品產地、來源、生產單位或者對商品產地、來源、生產單位作出足以使人產生誤解或者混淆的表示;
(5)以不正當手段取得名優產品、優質服務等榮譽稱號,或者以不正當手段使其商品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
(6)采取賄賂或者變相賄賂等手段購銷商品;
(7)使用與商品質量、性能、安全、運輸、保管等要求無關的日用商品、裝飾品作包裝以推銷其商品;
(8)抬價競購;
(9)囤積商品,控制或者截留貨源,造成市場供應緊張;
(10)謊稱降價處理以推銷其商品;
(11)以有獎銷售方式推銷其商品;
(12)無供貨能力,而以預售緊俏商品為名收取貨款,或者以緊俏商品強行搭售滯銷劣質商品;
(13)直接或間接地詆毀、貶低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或者服務的聲譽;
(14)以影響他人的正常生產經營為目的,對他人營業場所、商品、服務項目或交易制造混亂;
(15)采用不正當手段,獵取他人的商業秘密;
(16)引誘他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其與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生產經營者所訂立的合同,或者阻礙他人與同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生產經營者建立業務關系;
(17)利用廣告和新聞報道等形式作虛假或者失真報告欺騙消費者,引起市場混亂或造成他人經濟損失,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