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購買權
這一規定旨在保護公司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但由于對具體的程序問題規定得不夠明確,造成各地人民法院在操作過程中的差異。有的法院要求其他股東在以拍賣、變賣或以其他方式轉讓股權之前就決定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如不放棄就要參加股權拍賣程序,與其他競買人公平競價;有的法院直接要求其他股東以法院的評估價行使優先購買權,不行使的視為放棄。筆者認為上述做法均有不妥之處。在此有必要探討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強制執行時,如何保護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問題。
首先,與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針對普通股權轉讓活動而規定的老股東同意程序不同,公司法第七十三條并未要求被強制執行股權的轉讓活動要履行老股東的同意程序,只是規定了“二十日”的除斥期間。逾期未行使的,該權利歸于消滅,自該權利派生出來的訴權也歸于消滅。一方面考慮到了強制執行的特點,有助于提高股權執行和拍賣活動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尊重了老股東的優先購買權,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股東之間的人合性。
其次,“同等條件”是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前提。那么究竟如何確定“同等條件”?筆者認為,在法院強制執行股權時,對于拍賣程序而言,“同等條件”就是指拍賣程序的最終成交價格。而在非競價的情形下,“同等條件”系指買賣雙方的協議價格。這里的“同等條件”是股權轉讓的最終條件,是出讓方與受讓方最終成交的價格與份額。因為優先購買權的“同等條件”不是由保留優先購買權的股東與出讓方確定的,而是由出讓方與第三方確定的。優先購買權的優先,是在股權轉讓的條件都確定以后的優先,如果要求享有優先權的股東參加股權拍賣程序去競買,則沒有實現其優先權。
另外,有人認為,股東的優先購買權與拍賣法的規則相矛盾。拍賣的規則是“價高者得”,如保護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必然導致競買人的利益難以保障。
筆者認為,應根據拍賣法第十八條“拍賣人有權要求委托人說明拍賣標的的來源和瑕疵,拍賣人應當向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的瑕疵”之規定,對于股權強制執行中的拍賣,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即是該股權存在的瑕疵,在拍賣之前,應向競買人告知其他股東保留優先購買權的情況,再由愿意競買的人員參加競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股東可以以競買人的成交價優先地購買股權,這樣,既保護了其他股東法定的優先購買權,又未侵犯其他競買人的合法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買房出資的證據?
2021-01-12合同法對加倍索賠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9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賓館拆遷,拆遷辦要求停業半年,這半年的損失拆遷方補償嗎
2021-01-02宅基地上的房屋倒塌了怎么申請重建
2021-01-12五十年產權和七十年產權到底是什么規定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