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減刑是《刑法》中的一項特別規定,是指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限制減刑并不是不能減刑,而且要在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上從嚴掌握。
《刑法》
第五十條第二款: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被減為無期徒刑的,或者因有重大立功表現被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應當比照未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上從嚴掌握。
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適用于累犯以及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后,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限制其兩年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減刑之后的實際執行刑期的情形。
一是犯罪情節的考量。犯罪情節是指犯罪的情狀,分為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這里參酌的是量刑情節。具體包括犯罪的時間和地點、手段和方法、犯罪的動機、犯罪對象的具體情況、在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與所起的作用以及犯罪影響等。
二是人身危險性的甄別。人身危險性最基本的含義,是指再犯可能性。在刑罰領域,對人身危險性把握最為糾結,它是一種推斷,具有較強的主觀主義色彩。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從以下環節予以考慮:行為人言行(即其言行中所表現出來的危害社會的思想品質),行為人年齡、心理、生理狀況、個人氣質、經歷、道德觀念、教育程度,犯罪前的表現與犯罪后的個人態度以及行為人的存在對社會所構成的潛在威脅等。
三是其他因素。主要指行為人是否獲得被害人及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以及受犯罪影響范圍內民意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