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減刑是《刑法》中的一項特別規定,是指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限制減刑并不是不能減刑,而且要在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上從嚴掌握。
《刑法》
第五十條第二款: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被減為無期徒刑的,或者因有重大立功表現被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應當比照未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上從嚴掌握。
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適用于累犯以及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后,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限制其兩年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減刑之后的實際執行刑期的情形。
一是犯罪情節的考量。犯罪情節是指犯罪的情狀,分為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這里參酌的是量刑情節。具體包括犯罪的時間和地點、手段和方法、犯罪的動機、犯罪對象的具體情況、在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與所起的作用以及犯罪影響等。
二是人身危險性的甄別。人身危險性最基本的含義,是指再犯可能性。在刑罰領域,對人身危險性把握最為糾結,它是一種推斷,具有較強的主觀主義色彩。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從以下環節予以考慮:行為人言行(即其言行中所表現出來的危害社會的思想品質),行為人年齡、心理、生理狀況、個人氣質、經歷、道德觀念、教育程度,犯罪前的表現與犯罪后的個人態度以及行為人的存在對社會所構成的潛在威脅等。
三是其他因素。主要指行為人是否獲得被害人及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以及受犯罪影響范圍內民意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立約定金轉為預付款可以嗎
2021-02-19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