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公房?公房拆遷訴訟是怎樣進行的?
公房也稱公有住宅、公產住房、國有住宅,在國外也稱公共住宅、公營住宅。它是指國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城市政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歸國家所有。公房拆遷訴訟進行的話,需要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然后由法院進行判決。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設,主要向本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業建設的住宅,向該企業職工出租出售。公房隨著出售而變為私房。
公產房與私產房的最大區別在于產權,公產房沒有產權人,業主只有承租權,沒有轉讓權,所以公產房不是想賣給誰就能賣給誰,也無法繼承或辦理婚前公證。
二、公房拆遷訴訟怎么辦
(一)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合同,依法成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協議或者履行協議不符合約定的,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當事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以下兩種情形。其一,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搬遷期限屆滿后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且拆遷當事人之間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都應當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只有經行政裁決后,當事人仍不滿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裁決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
實施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裁決的內容是條例第13條規定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訴訟活動都是關于民事方面的,也有一些是關于拆遷征收補償款項不能夠達成一致的狀況下,而此時要想進行相關的訴訟活動的話,必須要保證自己有起訴書,而且訴訟請求必須要明確,只有這樣的話,法院才能夠受理。
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租的廠房拆遷停產停業有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