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房地產市場形成以來,住宅區的產權結構有了較大變化,住宅區內的公建設施的產權界定就顯得不是十分清楚,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疑問。
過去城市住宅區的房屋產權一部分歸房管部門所有,另一部分歸非房管單位所有,也就是說產權多數屬于公房。住宅區內的公共配套設施一般都歸房管機構所有,并且由房管機構管理。自從房地產市場形成以來,住宅區的產權結構有了較大變化,住宅區內的公建設施的產權界定就顯得不是十分清楚,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疑問。
【業主已經為公建配套掏了錢】
發展商向國家購買了一塊土地的使用權,并在該塊土地上開發建設一片住宅,為了使住宅區產權所有人的生活舒適便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展商必須建造若干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設施,例如,學校、幼兒園、各種商業服務設施等,發展商將住宅出售給廣大業主,收回其在該住宅區的全部投資并獲得利潤。廣大業主購買的每一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積,其價格構成中不僅包含了住宅本身的面積,而且也包括相應土地使用權面積和公建配套設施。所以,住宅區所有產權人也是公建配套設施的產權所有人,盡管他們的房屋產權證上未注明這一點,但從法律關系上分析,這一點應該是肯定的。
【公建配套的產權,應由業主委員會來處置】
根據建設部《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和北京市《居住小區管理辦法》的精神,住宅區內的最高權力機構應是由房屋產權所有人代表組成的業主管理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公建配套設施的產權應該由廣大產權所有人的代表機構———業主管理委員會來具體處置。當業主管理委員會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了委托管理協議后,也就隨之將公建配套設施委托給了物業管理公司來管理,物業管理公司除了直接從業主處收取管理費用外,還可以從經營管理公建配套設施、提供綜合服務獲取其他收益。公建設施的營業收益由業主支配因為公建配套設施的產權歸廣大產權人所有,所以物業管理公司應將使用公建綜合設施開展經營性服務收入的大部分用來彌補物業管理費用不足的部分,因為在此時,廣大產權所有人已經將公建的部分收益(例如可以出租的部分)讓渡給了物業管理公司。所以,購買商品房的廣大業主應該明白,住宅區內的公建配套設施的產權既不屬于發展商,也不屬于物業管理公司,更不屬于其他機關和個人,它們只能屬于住宅區內所有業主自己,并且應由業主管理委員會代表廣大業主對其行使處置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