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參考的僅僅局限在犯罪情節,悔罪表現,是否具有法定的從輕、減輕條件,以及對被害方的賠償,和交納罰金上。完全憑審判當時的具體情況和法官的主觀判斷。這些情節確實是作為適用緩刑的重要依據,但卻很難保證每個案件都能達到準確適用緩刑,更難達到每個被適用緩刑的犯罪人都不再危害社會。這里存在的法外因素很多,如犯罪人為爭取寬大處理,假裝悔罪;其家屬為了能對其適用緩刑,積極賠償被害方;法官為了收取罰金,放寬緩刑適用的條件等等。所以,我們有必要在考慮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的同時,還要調查犯罪人犯罪前的一貫表現。任何犯罪都是犯罪人不良思想和不良行為在量上的積累達到質變的結果。因此,調查犯罪人犯罪前的表現,更有利于判斷是否存在再犯的可能,是否不用羈押,放在社會監督、考察并履行相應義務就可以改造好。正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古話過于絕對,但不無道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官司沒錢請律師該怎么做
2021-01-24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