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交通肇事者對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后果在主觀上只能是過失,即肇事者在主觀上不希望發生危害社會的嚴重后果。交通肇事罪是結果犯,即如果僅僅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但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用放火、決水、爆炸、投毒等法律有明確規定的犯罪方法以外的危險方法,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類犯罪的行為人采用除放火、決水、爆炸、投毒等法律有明確規定的犯罪方法以外的危險方法,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財產的安全。法律在此對危險方法沒有做明確的規定,是因為在實踐中發生案件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無法一一列舉。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分為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直接故意表現為希望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發生;間接故意表現為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發生,即對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持無所謂的態度。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行為犯,即只要實施了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不管實際是否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均構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鍵區別在于行為人的主觀心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犯罪行為人明知其行為的嚴重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而交通肇事罪主觀方面是過失,犯罪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應當預見而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輕信能夠避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