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
老師打學生
分家協議書
遺產繼承
撫養費變更
同居財產分割
各地的人民政府職員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故而其必須按照最有利于人民的方式執行公務,對于那些涉及到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政府信息,民事主體需要按照既定的兗州區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的規定,進行信息公開,否則相關政府職員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
兗州區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
一、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權利原則
政府信息公開的權利原則是指獲得政府公開信息是公民的權利,政府信息公開是實現公民知情權的必然選擇,它體現著對公民知情權的保護。
權利原則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之一,這是當代公民知情權權利的直接要求,是主權在民憲法性原則在政府信息處理問題上的直接體現。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深刻理解。
第一,權利原則所體現的權利是公民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而實現的是公民知情權的內容。
公民的知情權是公民的自然權利,具有自然屬性。針對政府而言,知情權的直接要求就是獲得政府的信息,所以,公民的獲得政府信息權利是來源于知情權的,兩者之間是再生的關系。公民的獲得信息的權利得到了保障,知情權的內容也就得到了實現。權利原則說明,在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中,要重在保護公民的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完善,均是源于公民知情權或獲得政府信息權利的要求,除此之外,都不是根本或最終的要求。
第二,獲得政府信息是公民的權利,提供政府信息是政府的義務。
既然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是為了保護公民的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所以,獲得政府信息是公民理所當然的權利,而不是政府的恩賜。政府作為民意的代表機構的執行機構,有義務提供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就是使政府機構對其應當公開的信息規范化,使政府工作人員對其負有的公開義務法律化。這正是權利原則的具體要求。為此,政府工作人員要增強責任感,培養保護公民知情權的意識。
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往往使政府機構工作人員認為政府信息是政府的“私有”財產,所以,公開什么,公開多少都是政府的事,與被管理者公民無關。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一方面,政府信息資源是政府使用納稅人的錢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搜集和制作的信息,決不是政府的“私有”財產;另一方面,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管理就是為了服務人民,管理即服務。所以,現代意義上的政府職能已不是純粹的管理了,注重對公民權利的保護,提供政府信息,服務于人民,這才是現代政府的應有目的。所以,政府信息公開的權利原則是基本的,閃爍著現代法治文明的光芒。國外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實施實踐證明,如果沒有把權利原則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來對待,“其結果是制度的實施效果非常不理想,并招致大量的批評”[2]。
第三,權利原則還包含著對因政府信息公開而引發的各種權利進行平衡的內容。
實施政府信息公開行為,所可能涉及到的權利一般有:信息申請人的知情權;
第三人的隱私權;第三人的商業秘密受保護的權利;國家保密權等。政府信息公開在實現申請人的知情權的同時,有可能侵犯其他權利內容,為此,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在設計上注重了平衡各種權利和利益的沖突,最終通過博弈形成最合理的內容。比如,為了保護國家的保密權,該制度規定了例外信息,目的是平衡知情權和保密權的關系,有限制的公開政府信息;為了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就要分析在何種情況下知情權與隱私權會發生沖突,進而從制度的設計上注重平衡了兩種權利發生沖突的情形,在最大程度的實現公民的獲得政府信息權利的同時,努力減少或避免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
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公開原則
由于“權力自身存在著自然腐化的傾向”[3]和自然的擴張性,所以要對權力的運用予以公開,以便進行監督和控制。公開原則貫穿于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始終,它要求在信息的申請、審批、救濟等方面都要公開,以便保障信息公開的實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公開原則有益于指導實際工作:
第一,公開原則說明申請人向政府機構申請獲得所需信息時,無需說明理由,政府應該依法提供。
公開原則要求申請人向掌握政府信息的國家機構申請獲取所需信息時,申請人只需提供所需信息的名稱以方便被申請機構尋找即可,而無需說明使用信息的目的。既然,公開政府信息作為一項基本原則,政府就有主動公開的義務,對于公民想獲取而政府還沒有公開的信息,只要法律允許,就要滿足公民的意愿,而無需了解公民的使用目的,因為,如何使用,為何使用,這是公民的權利,政府機構無權干涉。
第二,公開原則所指的政府信息是法律規定的可以公開的政府信息,對于保密的信息,公民無權要求政府公開,政府也無權主動公開。
因為政府信息是社會資源,所以要公開,但是,很多政府信息涉及到國家的安全或者法人、公民個人的隱私,這就需要對公開加以限制。因而,公開原則的運用具有一定的范圍性,這與信息公開的范圍性限制是一致的。那么,針對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建設而言,如何確定公開原則的范圍就變得十分的重要了,在此方面,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相應內容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立法技術的進步有待進一步完善。
第三,行政公開主要通過旁聽、報道與轉播、刊載、查閱等方式實現,政府信息公開也離不開這些方式。
要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需要制度的保障,其中的公開方式是可以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的,比如,通過建立政府機構上網工程、建立電子政府系統等等。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所以,只要能夠有益于公開,各種方式都是可以采取的,這是實現公開原則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平等原則
平等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基本問題,平等的實質是權利的平等,法國《人權宣言》中就明確指明“平等就是人人能夠有相同的權利”。而權利是可以通過法律所授予和約束的,這就使通過法律規范平等問題具有了可能性。實質上,平等原則已經作為了憲法位階的一項基本原則,要求一切部門法律都必須遵守,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自然也要遵循這一原則。
第一,平等原則在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中的體現就是指人人具有平等的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利。
由于政府信息具有公共財產的性質,政府機構制定的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其收集、利用、傳播、保存和負責處置信息所需的經費,均是來源于納稅人的稅金,所以,人人都可以獲取,都可以要求政府提供,這種獲取的權利不應因申請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申請人不應有資格的限制,不僅和信息有關的直接當事人可以申請獲取,其他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并且具有平等的獲得信息權。
第二,平等原則運用于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領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做法,這是人類法治文明的共同成果。
在美國、日本等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法》中,規定了申請獲得政府信息的申請人的范圍是“任何人”,不僅包括本國人,還包括外國人,既包括了自然人,也包括了法人或其他組織。平等的原則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廣運用,事實證明,效果是好的,有益于信息的流動,體現了立法目的。在我國,由于受長期的封建傳統影響,人們缺少平等觀念,人的身份地位常常影響著其權利的行使,所以,在信息社會,把平等原則運用到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對此,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強調政府公開信息要公正、公平。
第三,平等原則得到落實,需要平等原則的程序化。
針對政府信息公開問題,實現平等,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的設計。平等是否意味著一切人所享有的一切權利都應該是完全平等的呢?事實不是。比如總統和平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既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平等。
是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的,對于民事主體個人來說,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意識到政府機構信息公開是否違反了既定的原則,在掌握了機構實施了違反法律的行為之后,就可以向當地的司法機關舉報。
被拆遷人如何運用信息公開的手段進行維權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司法解釋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滯納金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4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