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犯罪的分類
故意犯罪分為直接故意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
(一)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
其中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處的“會發生”包括必然發生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其次,這里的危害結果是相對確定的結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一些特定事實。
2、行為人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持希望其發生的態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關鍵。即行為人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發生危害結果是行為人實施危害行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發生的危害結果與其明知會發生的結果須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為人具有明確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為人想通過自己的行為促使危害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愿望。這與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為人的心理傾向是單向的。即要危害結果發生,一旦危害結果沒發生,是違背行為人的心愿的。
(二)間接故意犯罪
間接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行為人對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的結果須持放任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即行為人對明知可能發生的結果既不是希望其發生,也不是希望其不發生,而是任其自然,發生不發生都無所謂。
2、間接故意犯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僅限于明知“可能發生”一種情況。
3、間接故意犯罪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為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與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結果發生的要求不相符。
4、間接故意犯罪只有構成與不構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與否的問題。
二、故意犯罪的特征
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刑法規定,故意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特征:
1、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必須是明知的。這種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也包括明知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人必須是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不論行為人明知的是危害結果必然發生,還是可能發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構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在程度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是刑法上通常說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伴g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采取漠不關心,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結果發不發生,都不違背行為人的意志。我國刑法沒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對故意犯罪的規定中,對這兩種心理差別是作出規定的。區別“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對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小,決定量刑,具有一定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交通事故定責后可以申訴嗎
2020-12-06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