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是禁止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宅基地使用權不能出租、出賣、抵押、入股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這一規定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由于這種禁止流轉的規定引發了許多問題,比如:宅基地使用權歸屬混亂;農村居民貸款困難;進城落戶的農民出售宅基地使用權困難;想回農村居住的城鎮居民又無法得到宅基地使用權等等。因此,對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進行探討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一、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
依據民法原理,宅基地使用權屬于用益物權。物權的取得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因為我國目前禁止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宅基地使用權只能原始取得。
宅基地使用權的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和意思為依據,根據法律的規定直接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由于我國宅基地使用權的特殊性,其原始取得的情況基本上只有審批取得一種,而通過審批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前提必須具備相應的主體資格,即必須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其他法律明確規定可以獲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城鎮居民、一戶多宅的人以及把原有住房出賣、出租或贈與他人的農村居民不得再申請宅基地使用權。
二、宅基地轉讓行為的效力,應根據受讓主體不同加以區分對待
1、農村村民之間進行宅基地使用權轉讓。
目前關于農村村民之間轉讓宅基地使用權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允許自由轉讓,另一種是有條件的允許轉讓。第一種觀點認為,依照現有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對農村村民之間的宅基地轉讓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依據"法無規定不禁止"的原則,農村村民之間轉讓宅基地不應加以限制。第二種觀點認為農村村民之間轉讓宅基地使用權需要具備各種前提條件,如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轉讓行為須征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等等。
對比以上兩種觀點,法院大部分判例比較認同后一種觀點:一是因為根據宅基地取得程序,轉讓行為應經村委會同意,報鄉政府土地部門批準備案,應進行物權登記;二是轉讓應進行公示,私下轉讓會造成違反《土地管理法》"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后果是少數人擁有多處宅基地,而其他成員在沒有宅基地的情況下只能去擠占耕地。
2、農村村民向城鎮居民轉讓宅基地使用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2條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第62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國務院辦公廳在1999年頒布《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二條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有關部門不得為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產權證"。 2004年12月24日國土資源部《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強調:"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
一種觀點認為以上法規并未明確禁止農村村民向城鎮居民轉讓宅基地,國務院頒布的"通知"不具有法律法規效力,不能認定轉讓行為無效。而且,允許農民到城鎮受讓房屋及土地使用權,而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置宅基地對農民和城鎮居民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國土資源部"決定"和國務院頒布的"通知"只是政策性的文件和部門規章,雖不具有法律強制效力,但反映了立法者對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態度。在實踐中各地國土資源局對城鎮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都不予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形成"宅基地交易結束,物權不受保護"的被動局面,受讓人在受讓宅基地使用權后僅享有債權,因土地政策規定無法使宅基地發生物權變動。
對于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問題需區別對待:對農村村民之間的轉讓各地可以根據情況有條件的允許,但需完善相關的登記、公示制度以保護各方利益。而對于將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城市居民的行為則應嚴格禁止。認定買賣合同無效,不應受到法律保護。所以城市居民購買宅基地一定要慎重,避免出現不利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