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民來說,土地是重要的物質生產資料,包括耕地,宅基地等。我國對農業及農村問題歷來十分關心,屢屢出臺文件。國家有關農村土地的政策,可以說關系到幾億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作為農民,應該及時了解國家大政方針,那么,最新農村土地政策有哪些?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最新農村土地政策有哪些?
1、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能抵押貸款
具備處分權的兩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開展使用權抵押融資,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適用范圍是此前國家確定的15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市、區)地區。
2、進城農民“三權”將自愿有償退出
2017年年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現在,有的地區已經在試點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機制。
3、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申報承建高標準農田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發布《關于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的通知》,公布了2017年及以后年度的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文件明確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申報承建高標準農田;畝均財政資金投入不超過1500元。
二、什么是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所謂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農民擁有土地的承包權,可以自主經營種植不違反國家政策的作物。后來,隨著進城務工的農民把承包土地出租、轉讓給其他人。
受讓人不擁有承包權,而是一種經營權。這樣,就有了三種權利,即歸集體的土地所有權,歸原農戶的承包權,以及歸實際經營者的經營權。為了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國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并行。
實行“三權分置”后,土地可以作為要素要流動起來,集中在農村能人手里,搞現代農業和規模經營。這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就有了基礎,農民收入增加就有了新的制度保證。
綜上所述,根據最新農村土地政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可以抵押貸款,這樣有利于農村建設資金得以保障,同時,國家也在擬定宅基地有償退出等政策,這樣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以將自己閑置的宅基地轉讓來獲取一筆收入,另外,國家要求,在2018年要完成土地確權工作。
2020年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0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最新標準
2020年農村土地承包法全文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