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犯罪的主體資格問題
(一)什么樣的單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犯罪主體是否適格,是認定構成犯罪的前提或基礎。修訂后的刑法第30條對單位犯罪作了以下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中對單位作出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由此可見,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但因其過于籠統而缺乏可操作性,對于哪些單位能夠成為犯罪主體,理論與實踐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單位犯罪的主體資格的取得,決定于該組織是否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即是否具有法人資格。
另一種觀點認為,“單位犯罪”與“法人犯罪”不能等同,其外延大于“法人犯罪”。我國刑法第二章第四節明確使用了單位犯罪的概念。立法者在制定刑法的過程中明確舍棄法人犯罪的概念,是因為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期,非法人組織參與經濟活動是普遍現象,如果將犯罪主體囿于法人,無法實現用刑事法律規制社會組織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立法目的。
所以,我國刑法第30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不限于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也包括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二)“一人公司”能否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2006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修訂后的《公司法》創設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的本質特征在于其人格獨立性,具有商事法律主體資格。但對一人公司犯罪屬單位犯罪還是自然人犯罪存在爭論。否定論認為,一人公司犯罪中,公司意志其實就是股東個人的意志。單位犯罪是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而一人公司犯罪謀取的非法利益完全歸屬于單一股東個人,故不應認定為單位犯罪,而應以自然人犯罪論處。有學者認為,一人公司有獨立的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并且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其單一股東就其實際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具有法人資格,這是構成單位主體的前提條件。
其次,一人公司符合刑法規定的單位犯罪主體的定義。一般認為作為犯罪主體的單位應同時具備組織性、獨立性、合法性的特征。一人公司具備公司法所要求的企業組織結構形式;具有獨立支配的資產或資金,具備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依法成立并經工商執法機關批準。所以,完全符合單位犯罪主體的特征。筆者也持此種觀點,但同時也認為存在一些例外,即不能完全、簡單認為凡是一人公司犯罪都是單位犯罪。
對于合法、有效成立的一人公司,在公司法上被否定人格后是否還構成刑法上的單位犯罪主體,還要作具體分析。一是,只要一人公司在人格被否定后其法人資格尚存,并且一人公司并非由于該犯罪行為而被揭穿面紗,完全可以構成刑法上的單位主體,例如一人公司股東濫用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而被法院判決負無限連帶責任,從而構成公司法上的人格否認,但公司依然存在,這時如果公司實施了偷稅行為,構成犯罪,就仍然是單位犯罪主體,而不能以股東自然人犯罪論處;二是如果一人公司因為實行特定犯罪行為而被否定法人人格,那么對該公司股東只能以自然人犯罪追究相關的刑事責任,例如一人公司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資以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數額巨大,其不僅在公司法上被否定法人人格,在刑法上也將以自然人犯罪受到懲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劃撥土地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7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