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立案標準
單位犯罪的立案,必須同時具備下列兩個條件:一是有犯罪事實存在,二是這種犯罪事實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一樣,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首先要有犯罪事實,就是存在體現該單位意志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這是刑事案件的基礎。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便無刑事責任可言。但是,只有犯罪事實這還不夠,如果這種行為(犯罪事實)在刑法分則中沒有被明確規定要承擔刑事責任,也不能立案追訴。與追究自然人刑事責任一樣,對單位也必須同時具備立案的兩個條件,才能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單位犯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里所說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是指國家機關。“團體”包括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單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資格,但是,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2.單位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是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是說構成單位犯罪首先必須是單位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是在刑法分則和有關法律具體規定中規定為單位犯罪的行為。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則不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從單位犯罪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的。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有些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會生活中單位的哪些行為屬于犯罪,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刑法將那些實踐中比較突出的、社會危害比較大、罪與非罪的界限較容易劃清的單位危害社會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3.單位犯罪,一般都由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單位的領導人員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并由單位內部人員具體實施,在通常情況下,犯罪的目的是為了單位謀取非法利益。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分為兩種情況:
1.一般采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由于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一律適用雙罰制的原則,尚不能全面準確地體現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和符合犯罪的實際情況。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規定,即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個別的單位犯罪未采用雙罰制,而實行了代罰制,即對單位不判處罰金,只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歷造假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1房屋合同買賣糾紛時效是怎樣的
2021-01-05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