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概念及特點
在刑法中,犯罪和刑事責任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一對范疇,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法律后果。同樣,單位犯罪與刑事責任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離開對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研究,研究單位犯罪也沒有意義。
所謂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應承受的、代表國家的司法機關根據刑事法律對該行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對行為人進行的譴責的責任。而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則是指單位犯罪主體因其犯罪行為所應承受的、代表國家的司法機關根據刑事法律對該行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對行為人(包括單位主體和自然人主體)進行譴責的責任。它具有以下含義:
(1)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適用主體是司法機關。
(2)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適用對象是單位犯罪的主體,既包括實施單位犯罪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也包括`這些單位內部的直接責任人員。
(3)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適用依據是刑事法律,包括刑事實體法和刑事程序法兩個方面。
(4)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內容包括對單位犯罪行為的非難和對單位犯罪主體的譴責。
與自然人犯罪相比,單位犯罪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1)整體性。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整體性,是指承擔刑事責任的是實施了犯罪行為的單位這一整體,而不是單位內部的全體成員。
(2)雙重性。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雙重性,是指對于單位犯罪,除了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之外,還要追究那些在單位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和負有重大責任的單位成員(即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3)局限性。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局限性是指單位只能對部分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且只能適用有限的刑事責任實現方式。
二、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實現方式
刑罰,是追究單位犯罪主體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由于世界各國對單位犯罪的認識不同,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對單位犯罪的處罰方式亦有所不同。概括起來,有單罰制和雙罰制兩種。我國刑法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從而以立法的方式確立了我國對單位犯罪的刑罰制度是“以雙罰制為原則,單罰制為補充。”
(一)雙罰制。所謂雙罰制,是指對單位犯罪,既要處罰單位,又要處罰單位中的直接責任人員。這里的直接責任人員,包括單位犯罪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雙罰制是一種較為合理且有效的處罰單位犯罪的制度。
第一,雙罰制是對單位組織體的犯罪行為的綜合性的全面處罰。這種處罰,最后必然要直接或間接地落到單位內部成員的頭上,根據單位內部成員在單位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使他們分擔不同的責任,不但合理而且公正。
第二,雙罰制符合我國刑罰體系的特點。我國的刑罰體系是由主刑(生命刑和自由刑)和附加刑(財產刑和資格刑)所組成的一個科學的多樣化的結構體系。雙罰制和我國刑法關于主刑和附加刑可以同時適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第三,雙罰制有利于實現我國刑罰的目的,對于單位犯罪的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現行刑法對單位犯罪多數采用的是雙罰制,但是在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處罰問題上又作了兩種不同的規定:一種是規定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個人犯該罪的法定刑處罰;另一種是對有關的責任人員單獨規定不同于個人犯該罪時的獨立的法定刑(通常低于個人犯該罪的法定刑)。例如,按刑法第383條規定,個人犯受賄罪的,法定最高刑為死刑,而第387條規定,單位犯受賄罪的,除對單位判處罰金以外,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單罰制。所謂單罰制,是指對單位犯罪,只處罰單位中的直接責任人員或者只處罰單位本身。前者稱為代罰制,多為大陸法系原先所采用;后者稱為轉嫁制,多為英美法系原先所采用。筆者認為,無論是代罰制,還是轉嫁制,都存在著嚴重的缺陷。代罰制,“只處罰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的自然人而不處罰作為犯罪真正主體的單位,有悖于刑法罪責自負的原則,失卻了刑法的公正性”,它難以達到刑罰的目的。事實上,單位組織可以通過犧牲個別成員的辦法達到其犯罪圖利之目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而轉嫁制,只處罰單位而不處罰與犯罪有關的自然人,將單位中個人的行為所引起的刑事責任由單位承擔,這表現了另一種形式的不公,客觀上會使得自然人假借單位名義實施犯罪而個人不負責任,同樣難以達到遏制單位犯罪的目的。
三、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立法完善
(一)全面貫徹“雙罰制”原則。我國現行刑法對單位犯罪雖然以雙罰制為處罰原則,但仍對少數單位犯罪的處罰實行單罰制。我國刑法也應順世界歷史潮流,全面貫徹雙罰制的原則。唯獨采用雙罰制,才能克服代罰制和轉嫁制各執一端的缺陷。對于有些單位犯罪,確實不宜實行雙罰制的,可以考慮將其從單位犯罪的范圍中調整出去。
(二)進一步完善罰金刑。首先,由于單位犯罪多為經濟犯罪,比個人更易實施,而且資產雄厚,社會危害性也更大,所以其“罰金數額應高于個人犯罪的罰金數額,以充分發揮罰金刑的作用,達到刑罰的預期目的。”其次,罰金刑的數額要逐步具體化并趨向穩定,以便于司法人員操作。比如“可在刑法總則部分規定一個對單位犯罪判處罰金刑的上限和下限;在具體單位犯罪的刑罰部分規定出一個裁量幅度或具體數額。”
(三)對單位犯罪中自然人的刑罰處罰應與對自然人犯罪的刑罰處罰相協調,改變現行法律對單位犯罪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在確定刑罰時比自然人犯罪輕的狀況,適用等同原則,進行同罪同罰。
(四)對單位犯罪中的單位主體專門規定相應的刑罰體系。除保留罰金刑外,還應針對單位自身的特點,規定相應的刑罰措施。比如有學者認為:“隨著單位犯罪的立法化,應當增設單位犯罪的資格刑,即停業整頓——定期剝奪單位(這里主要是指公司、企業)從事工商業活動的權利和刑事破產——永久剝奪單位從事工商活動的權利。”還有的學者提出:“除罰金刑外,將禁止、限制犯罪單位的權利或剝奪、取消犯罪單位的資格等行政措施上升為刑罰,不僅可以協調行政處罰與刑罰的關系,而且可以使適用于單位犯罪的刑罰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更有利于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實現。”
另外,像對自然人犯罪一樣,非刑罰處罰方法(訓誡、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及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也是追究單位犯罪主體刑事責任的方式之一。還可以通過僅僅宣告實施危害行為的單位主體或自然人主體有罪的方法實現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如果由于單位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在對單位犯罪主體判處刑罰之外,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需要單位有責任能力,然后根據具體的罪名,對單位判以罰金,或者在判處罰金的同時,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相關刑事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如何做拆遷安置房登記
2020-11-07一房多戶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0農村拆遷按戶口進行補償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