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關可以作為單位犯罪主體嗎
我國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由此而見,可以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對于由國家權力機關、軍事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構成的國家機關應否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問題,理論上存在爭議。肯定說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作為執法部門更應嚴格守法,若有違法犯罪行為,同樣應受到法律制裁(2)。但是我們認為,國家機關是行使國家職能的國家機器,將它作為單位犯罪的主體,這顯然有損國家機關的威信,當法院宣布一個國家機關犯罪并對之處以刑罰,這種負面效用是無比巨大的,并有可能引起全社會對國家機關的信任危機。其次從實踐層面來講,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如果構成單位犯罪,由誰來審判它?是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來審判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自己?顯然,從我國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的權力分配來看,現實中不具有操作性。筆者認為國家機關不同于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是民選機關具有人民性,它是基于民意而產生的,行使著各種國家權力。把機關作為單位犯罪的主體,有悖于法理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同時社會將為此項立法行為付出巨大成本,以至于法律權威喪失而得不償失。
在現實中存在某些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出于個人私心或者小團體利益而利用手中權力觸犯刑法的情況,比如行賄罪、受賄罪,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單位犯罪,但是實際上單位和單位的權力不過是個別領導謀取私利進而犯罪的工具,對于這些犯罪實際應該追究的是個別領導人的刑事責任,而不是單位的刑事責任。
基于以上理由,我們認為國家機關不應該成為單位犯罪主體。
把國家機關當成犯罪主體會有損國家機關的威嚴。如果您還有疑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銷售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1-21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投保率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拆遷發生糾紛是否可行政訴訟
2020-12-20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