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怎么處罰
《刑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共同犯罪中止認定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一)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做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銷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綜合以上問題,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理解和認定的難度,隨著刑法學理解研究的深入以及司法實踐的總結完善,相信對犯罪中止的模糊認識最終會消除。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犯罪具體是指什么
犯罪概念是對犯罪各種內在、外在特征的高度、準確的概括,是對犯罪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切、簡要的說明。犯罪概念一般分為形式概念、實質概念、混合概念。中國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與實質相統一的犯罪混合概念。
構成犯罪所必需的諸要件,是由刑法加以規定的。也就是說,哪些實施特征可以作為犯罪構成要件,是由立法者選擇,通過刑法加以規定的。反過來,只有通過刑法的明確規定,犯罪的事實特征才能成為犯罪的構成要件。這反映了罪刑法定的要求,說明刑事違法性也是犯罪構成的基本屬性之一。所以,行為是否具備犯罪構成要件與行為是否違反刑法是一致的。這也說明,犯罪構成要件本身不是理論的解釋,而是法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賠償沒錢賠會怎樣
2021-02-25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