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的主觀特征是什么?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二、假想防衛不應以故意犯罪來處理
我國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為前提條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又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為重要內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衛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
司法機關在對假想防衛進行認定時,一般需要結合犯罪事實來進行處理,對于假想防衛的具體情況,還應當對假想防衛所造成的實際損失進行明確的處理,其中最重的認定就是假想防衛所進行的處理是否合法,是否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多長時間不要視為放棄繼承
2021-02-16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