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一、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概念
共同危險行為,是指數人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結果,而實際侵害行為人又無法確定的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成立后,雖然真正侵害行為人只能是其中一人或一部分人,但如果無法確定誰是真正的侵害行為人,共同實施危險行為的數人承擔連帶責任。
共同侵權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共同故意或過失致他人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行為;而共同危險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同實施了有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危險性行為,并造成了損害后果,但不能判明損害后果是由何人造成的。
審判實踐中,由于侵權主體的多數性、侵權行為存在危險性、需承擔連帶責任等共性的存在,使得部分審判人員不能正確區分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
二、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區別
第一,在該兩種行為的構成要件上來說,其主要區別為:
1.?對于損害的發生,共同危險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共同過錯;共同侵權行為人則具有共同過錯或過失。
2.?共同危險行為中,加害人是個別人,且無法確定;共同侵權行為中加害人是確定的,損害后果是共同造成的,行為人即加害人,盡管對損害后果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
第二,在損害結果與行為的因果關系上二者區別:共同危險行為中,只有個別人與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共同侵權行為中,行為人與損害結果都有直接因果關系。
第三,在舉證責任上,二者亦有區別:共同危險行為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a href='http://www.sdjlnm.com/susong/1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而共同侵權行為訴訟,則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承擔舉證責任。
第四,在歸責原則上二者有所不同:共同危險行為案件采用過錯推定原則;而共同侵權案件采用過錯原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區別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方面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5306201710669491
云南長鳴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法學專業,通過國家司法考試A證,2015年成為云南長鳴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