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問題從人類存在開始,就是每個人都關注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管理土地的使用,我國制定了詳細的《土地法》。隨著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土地變化程度大。但很多人對于土地的有關法律條例不清楚,那么小編整理了有關不動產的土地使用年限的詳細資料。
不動產的土地使用年限是多少呢?
一、不動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其中房屋所有權是永久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有期限的。
二、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后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準。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公益事業性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 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2、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
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據悉,在《物權法》出臺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臺后,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
3、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多 對于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后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市國土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來,我市國土部門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加大處置閑置土地力度,有效抑制了土地閑置的現象。
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也是造成“縮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對此有同感。他們認為,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
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后,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按照法律規定,包含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其中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房屋所有權是沒有期限的,“使用期限”指的是土地使用權而不是房屋所有權。注明以后,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不動產權,也使交易更透明。
綜上所述,對于不動產的土地使用年限,國家規定住宅是70年的使用權,其余根據用途年限依次減少。在人們對于不動產的使用或者轉移時,也有著對應的土地管理法。不動產中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且有期限的,所以我們應該根據相關法進行使用。
有房產證沒有土地證能辦不動產權證嗎?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規定有哪些?
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實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通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劃撥安置地是否可以買賣
2020-11-21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