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公司的司機在駕駛旅游大巴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構成工傷的,有權獲得工傷保險待遇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的規定,旅游公司的司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發生交通事故遭受傷害的,屬于工傷范疇。同時,工傷條例的第16條規定的工傷認定的除外情形:(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殘或者自殺的。即假如旅游公司的司機屬于醉酒駕駛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將不能認定為工傷。
2、車上的乘客屬于“車上人員”,因此其不能獲得交強險的賠償,但是,其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障法》或者《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向旅游公司索賠。
在《消費者權益保障法》中,經營者在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時,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或死亡的,應當支付醫療費、住院護理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費用。如果乘車人以旅游公司違反運輸合同為由提起訴訟的,可以依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承運人負有將乘車人及時、安全運輸到目的地的義務,如果在運輸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乘車人損害的,承運人應對乘車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乘車人以旅游公司及駕駛員侵害乘車人的人身及財產權利為由提起訴訟的,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要求承運人對乘車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旅行社用自己的汽車,司機系旅游公司職工,這時旅行社應承擔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責任。
這是旅行社在履行旅游合同當中發生的侵權行為,屬于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依據合同法第122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游客可以選擇違約責任之訴或者侵權責任之訴。
4、旅行社所用汽車為租用,由于司機的過失出了意外事故,旅行社本身沒有過錯,不承擔侵權責任,只承擔違約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游客可以向出租公司主張自己的利;如果向旅行社主張自己的權利,則旅行社不承擔侵權責任條件下的精神損害賠償。
5、游客作為一個消費者,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要求旅行社承擔違約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0條、第18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在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的公平交易條件,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綜上,對于身為旅游公司職工的司機,在駕駛旅游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的,構成工傷的,有權獲得工傷保險待遇賠償。對于車上的乘客,有權依據《消費者權益保障法》、《侵權責任法》或《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向旅游公司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錢給贍養費強制怎么判
2021-01-18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