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已經獲得了土地的使用權就可以規定期限內不受他人侵犯的合法使用,但是如果國家因為公共建設的需要將公民還沒有到期的土地使用權進行征收,這無疑是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一種侵犯而必須予以合理的補償,那么,未到期土地使用權補償如何進行?
一、未到期土地使用權補償如何進行?
物權法>>在規定對于國家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時 侯,不僅規定了對地上房屋及其它不動產的補償,還規定了對剩余年限的土地出讓金的處理辦法,如第148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該土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該土地上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給予補償,并退還相應的出讓金。”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的規定,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確需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國家根據法律規定,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根據不同的條件限制,收回有不同的情形。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58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消、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以適當補償。
只要公民在土地使用權的期限內使用土地都是會得到法律的保護的,所以即使是國家要收回使用權利也是需要給予公民損失的補償的,如果公民認為國家給的補償不夠彌補自己的損失的還可以與政府進行協商。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2020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約定時間未付款的如何確認收入
2021-01-15如何確定征地補償分配方案
2021-02-23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