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脅從犯有什么特點
從主觀方面來看,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的是犯罪行為,在可以選擇實施或不實施的情況下,因某種原因而選擇了實施犯罪行為。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行為人選擇實施犯罪行為是出于不得已,即不情愿地實施犯罪,而并非主動參加犯罪,這是脅從犯與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最大區別。由于這一主觀特點,在多數情況下,行為人雖然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的危害社會的結果有一定預見,但并不希望這種結果發生,而只是對其聽之任之。
因此脅從犯的主觀方面通常表現為間接故意。
如從客觀方面來看,脅從犯的構成包含三層內容:
第一、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行為;
第二、行為人參加共同犯罪、實施犯罪行為是受他人脅迫的。所謂脅迫,是指以剝奪生命、損害健康、揭發隱私、劣跡、毀損財物等對行為人進行精神上的強制;
第三、由于脅從犯參與實施了共同犯罪,其行為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共同犯罪行為這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從而與犯罪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二、脅從犯的認定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在脅從犯的認定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脅從犯在主觀上的基本特征在于雖然是非主動、非自愿的,但卻并沒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為人在身體受到強制的情況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則失去了與脅迫者的犯意聯絡,不具有與脅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第16條的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這種情況下,被脅迫者只不過是脅迫者利用的工具,脅迫者構成間接實行犯,而被脅迫者不構成犯罪。
第二、區分脅從犯與緊急避險。我國刑法第21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刑法并未將受脅迫而為的一切造成損害的行為都認定為脅從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論處,而是視其社會危害性區別對待的。
在行為人受到的脅迫是直接威脅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險時,如果行為人造成的實際損害小于他所保護的利益,則行為人的行為應認定為緊急避險,而不應作為脅從犯追究其刑事責任。因此,脅從犯與緊急避險的界限就在于行為人損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護的利益.如果是因為受人脅迫,為了保護自己的某種利益,而對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損害,且這種損害大于其所欲保護的利益時,則屬于脅從犯。
第三、在共同犯罪中,脅從犯的作用可能發生轉化。有些犯罪人參加共同犯罪雖然是被脅迫的,但一旦參加犯罪后,可能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也可能嘗到了犯罪的甜頭,而在以后的共同犯罪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甚至取代了原先的主犯甚至首要分子。對于這種犯罪分一子,不能因為其第一次犯罪是被脅迫而實施的,就認定其為脅從犯,將其按脅從犯處理。而應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實際的作用,認定為主犯或者從犯,否則無疑將寬縱了這類犯罪分子。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脅從犯的特點”以及“脅從犯的認定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的相關法律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脅從犯其實是間接故意的,且是參與了共同犯罪的;是否構成脅從犯與其面臨的處罰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在認定脅從犯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上小編整理的問題。如果大家還有法律知識需要了解,大家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討薪找哪個部門
2021-01-21婚前欠款算共同債務嗎
2020-12-28拖欠工資不還沒有期限嗎
2020-12-24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網上怎么向勞動局投訴
2021-03-14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