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止犯的處罰原則是怎樣的
我國《刑法》第24條第二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1、對中止犯必須從寬處罰,是我國刑法關于處罰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則。因此,不論犯罪行為的性質如何,也不論犯罪行為造成的現實危害怎樣,只要構成中止犯,就必須對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因為中止犯既然自動放棄犯罪,表明其主觀惡性大為減少;沒有造成損害,說明客觀上對社會沒有造成危害,從而應當免除處罰。這樣做,可以鼓勵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懸崖勒馬,因而有助于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3、對于中止犯,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因為造成損害,說明行為人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所以不應免除處罰,而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中止的種類
1、預備中止和實行中止
行為人在犯罪預備的過程中,著手實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實施犯罪行為的,屬于預備形態的中止。當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在實行犯罪過程中中止犯罪行為的,是犯罪實行形態的中止。
例如,甲攜帶兇器去殺乙,路上遇到幾名治安聯防隊員,治安聯防隊員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來甲內心悔悟,打消了殺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著手實行殺人的行為。甲的行為構成預備階段的中止。
實行階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實行過程中,自動地中止了實行行為。
例如,甲在殺乙的過程中,見乙痛苦的慘狀產生了憐憫之心,中止了殺人行為。甲的行為構成實行階段的中止。
2、終了中止和未終了中止
實行終了的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實施完畢犯罪行為,但在犯罪結果出現以前,行為人自動有效地避免犯罪結果發生的行為。
未實行終了中止,是指行為人在犯罪的實行行為尚未實施完畢時中止了犯罪行為的實施,當然也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
例如,甲想去某倉庫行竊,之前甲去倉庫周圍“踩道”,決定行竊及出庫路線。某夜,甲按照事先觀察好的路線進倉庫行竊,在搬東西時,碰到了堆放在倉庫中的水桶,水桶發出巨大響聲。甲驚慌,急忙逃走。甲的這種行為屬于盜竊犯罪的中止形態。
犯罪中止跟犯罪未遂不是一個概念,犯罪中止要滿足一定的法律條件,首先是犯罪人是自己真誠悔悟的,然后良心發現而停止的犯罪;或者是因為在犯罪中,由受害人或者是第三者勸說自己主動放棄的行為;再或者是因為害怕被判刑而停止的犯罪。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