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證糾紛是指什么?
土地糾紛的實質是土地權屬糾紛,即是指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它包括農地、山地、草原、水域等因所有權、使用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爭執。權屬糾紛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地界不清、土地權屬紊亂、政策和體制的變更,以及其他歷史遺留問題等。
具體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土改、合作化時留下來的土地權屬未定,地界無明顯的標志或土地證上規定得不夠明確。
(二)公社化時期體制調整,新劃地界不清或調整不合理,協議書訂得不明確。
(三)因過去無償占有或平調而變動的土地。
(四)因歷年集體搞水利建設、平整土地造成地界變更,土地原有狀況或新隊之間歸并,原有田界鏟除,無原始記載,現在恢復鄉村原建制無歷史依據可查考的土地。
(五)因行政區劃變更,原社隊之間、社隊與國有土地之間因插花地互越地界以致地界不清的土地。
(六)因移民開荒,侵占他隊的荒山、荒坡、荒地和原權屬不清的公共土地。
(七)因其他各種歷史原因遺留下來的土地瓜葛問題。
(八)因土地的征用、承包等引起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變更而產生的權屬爭議等。
(九)鄉鎮集體企業建設用地,由于過去沒有具體規定,需要重新給予核定。
(十)鄉村公共事業或公益事業占有的土地,過去沒有給過補償,群眾后來提出要補償等問題。
(十一)1950年無償劃撥的荒山、荒坡、荒地等,當時未計算面積,并無規定地界,幾經變遷,從而引起地權、地界的爭議。
(十二)有的單位征用土地的證據遺失,無據可查,從而引起的土地爭議。
(十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因地界不清,從而引起的土地爭議及城鎮個人因地界不清引起的土地權屬爭議。
(十四)企業與企業之間因土地權屬不清引起的土地屬爭議。
總之,土地糾紛的調處應先搞清發生糾紛的原因及爭議的性質和關鍵問題,再根據雙方就爭議問題所持的意見、理由,研究確定土地糾紛的實質。
土地使用證糾紛的情況經常發生,在于土地面積雙方調和確定不穩定,各家都認為土地屬于自己所有,但是都不愿意進行退讓,從而造成糾紛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是土地使用證上應當明確規定土地的使用面積,如果相應的土地沒有進行確認,則需要讓國家部門進行確認。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