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享有與確認
第九條 未開展土地二輪承包的地方,應當在本條例實施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土地二輪承包。
禁止以劃分“口糧田”、“責任田”和村鎮規劃及其他建設需要等為由不落實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已開展土地二輪承包的地方,不得因本條例實施而重新組織發包。
第十條 家庭承包經營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下列人員在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
(一)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出生,且戶口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
(二)因合法的婚姻、收養關系,戶口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
(三)根據國家移民政策,戶口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
(四)戶口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并實際居住,在原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無穩定非農職業,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接納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人員;
(五)原戶口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現役義務兵、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士官以及高等院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在校學生;
(六)原戶口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刑人員;
(七)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省的規定,有權承包土地的其他人員。
在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統一組織承包結束后,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承包方家庭增加的人口,以及符合第(四)項規定情形的新增人口,有權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承包土地。承包合同期限為本輪土地承包剩余期限。
第十一條 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即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承包合同生效后,發包方不得因承辦人、負責人的變動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分立、合并而變更或者解除。
省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第十二條 發包方應當自承包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將承包合同報鄉(鎮)人民政府,由鄉(鎮)人民政府統一向縣級人民政府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辦理程序和期限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發包方應當及時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給承包方,不得代承包方保管,不得扣押。
第十三條 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及其相關文件檔案的管理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簿、承包合同登記及其他登記材料,由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管理。
承包方有權查閱、復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簿和其他登記材料??h級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應當提供便利,不得限制和阻撓,不得收取費用。
第十四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調整承包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承包期內,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承包戶自愿放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要求繼續承包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在依法預留的機動地、通過依法開墾等方式增加的土地和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中調整解決。
第十五條 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在承包期內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發包方不得強制收回其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家庭中有成員戶口遷出或者死亡、失蹤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地。
第十六條 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因結婚男方到女方家落戶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十七條 承包期內,承包方家庭分戶的,由家庭內部自行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分割。家庭內部就土地承包經營權分割達成協議的,發包方應當尊重其協議;達不成協議的,按照承包合同糾紛解決辦法處理。
因離婚產生的分戶,雙方當事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處理。
當事人因分戶要求分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發包方應當與其分別簽訂承包合同,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第十八條 承包方依法享有生產經營自主權。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強迫承包方種植指定的作物、經營指定的養殖項目或者使用指定的生產資料。
對干涉承包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的,承包方有權拒絕;給其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承包方有權依法請求賠償。
第十九條 集體經濟組織依法預留的機動地、通過依法開墾等方式增加的土地和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應當用于調整承包土地或者發包給新增人口。
前款所列土地尚未用于調整承包土地或者發包給新增人口的,由集體經濟組織采取招標、公開協商等方式發包,承包期不得超過三年。其經營、收益及收益使用情況,應當每年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一次。
第三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二十條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讓、轉包、出租、互換、入股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 承包方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自主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妨礙或者強迫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由承包方與流入方簽訂。未經承包方書面委托,發包方和其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代表承包方與流入方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
連片承包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流轉的,應當切實保護承包戶的流轉自主權。
第二十二條 承包方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收益權。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的價款和支付方式,由流轉當事人雙方自主商定。發包方和其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違背當事人意愿代為確定。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按照當事人之間的約定,集中連片流轉的收益由流入方與發包方統一結算的,發包方應當將流轉收益如數分解發放給有關承包方。
第二十三條 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外的單位和個人的,應當在訂立流轉合同前,采取公示等形式告知本集體經濟組織其他成員。受讓人有兩個以上時,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委托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代理人,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事項。
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應當依法設立,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經紀業務注冊登記或者變更登記,并向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備案。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不得與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其他國家機關存在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益關系。
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的委托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事項。
第二十五條 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形市場,為流轉雙方提供交易場所,儲備和發布流轉信息,集中辦理流轉手續。
第二十六條 農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監督,糾正違法行為,維護流轉各方的合法權益。
以上是江蘇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的第二張和第三章的全部的內容,主要介紹的江蘇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享有的資格以及確認,還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相關的內容,里面對土地流轉的注意事項以及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等進行了明文規定。
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模式
農村土地承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