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車主和司機如何賠償,賠償多少錢
發生交通事后,受害人必然要通過協商、調解、訴訟等方式來進行索賠。那么向誰來索賠,由誰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是受害人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交通事故發生后,當然是找肇事車主。但由于很多情形下肇事車主并不是真正的車輛所有人,因而會產生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
一、被盜機動車肇事后的責任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盜機動車肇事后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批復規定:“使用盜竊的機動車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肇事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所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無過錯且對機動車不享有“運行利益”和“運行支配”,故其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車輛買賣未過戶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更名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認為:“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車輛買賣合同成立并交付后,雖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但不阻礙車輛所有權的轉移,只是違反相關行政法規、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故原車主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分期付款買賣情況下的責任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反復規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貨物運輸合同并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出賣方雖保有車輛所有權,但對車輛不享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故其不承擔賠償責任。
四、雇員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主的責任承擔
機動車主作為雇主對機動車的運營享有“運行利益”,其雇員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的規定,直接確定機動車主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
五、出租或有償借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
出租或有償借用高度危險作業的車輛,車主對公共安全負有更大的責任,車主對車輛負有維修保養以確保車輛處于良好運行狀態的義務,對租借人負有謹慎審查以確保車輛交付適宜駕駛人員使用。車主雖然喪失對車輛的支配,但是其自愿放棄且目的是為了取得運營經濟利益,因此,不管車主出借有無過錯,但其享有“運行利益”,應與租借人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況且,車主應當對運營車輛積極投保第三責任強制險、商業三者險、車上人員險來化解車輛運營風險。
六、無償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
如果出借人有過錯(比如車輛存在安全瑕疵、出借給無資格人駕駛等),應當與借用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出借人無過錯,且對車輛又不享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不應當與借用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不承擔任何責任,會導致車主對自己擁有的高度危險物不能盡到最大的謹慎義務,因此,車主應當在強制責任保險范圍承擔賠償責任,這與車輛作為侵權物、國家設立強制責任險的精神相一致。
七、車輛被質押、被修理保管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
車輛被質押、被修理保管情況下,車主喪失了對車輛“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肇事者駕駛車輛非出于車主自愿,因此車主無過錯,其不承擔賠償責任。
八、機動車掛靠情況下被掛靠人(登記法定車主)的責任承擔
在掛靠情況下,掛靠人(實際機動車使用者)對外都是以被掛靠人名義出現的,被掛靠人負有謹慎監管掛靠人管理使用車輛義務,有義務繳納機動車強制責任險和有關商業三者險,而且對機動車運營享有“運行利益”,為保護不特定第三者利益,被掛靠人應當與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被掛靠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掛靠人追償。
九、肇事者擅自駕駛(盜竊除外)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
肇事者擅自駕駛情況下,如果車主無疏于管理的過錯,其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車主對自己所有的危險物疏于管理,致使他人方便隨意擅自使用而發生交通事故的,車主應當與擅自使用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樣以加強高度危險作業的機動車所有者謹慎保管使用義務,更好地保護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怎么處理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依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可以詳細的記錄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它是訴訟中的一項證據,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無法確定,將導致法院在判決時缺乏有力的證據,當發生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時,受害人如何索賠呢?小編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要求保險公司承擔無過錯責任。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并且參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可以看出,保險公司承擔的是無過錯的賠償責任。也就是說不論機動車一方是有責任,還是沒有責任,保險公司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無論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是否能認定,保險公司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保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限額外的部分,利用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為受害人爭取權利。
2、要求機動車承擔舉證責任。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因此,在交強險賠償限額范圍外,非機動車、行人遭受了損失,就可以利用舉證規則,要求機動車這一方承擔舉證責任,由機動車證明非機動車、行人存在過錯。一般而言,這種損害賠償的舉證比較困難,尤其是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沒有做出責任認定的情況下,機動車一方很難舉出非機動車、行人這方存在過錯的證據。利用這一策略,非機動車、行人可以很有力的向機動車一方進行索賠。
3、結合其他證據劃分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是確定賠償比例的最終依據,它和其他的人證、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遵守著同樣的證據規則,在法庭質證環節是有可能不被法官采信的,沒有事故認定書并不意味著法院就無法做出判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僅僅是一個證明責任分配的證據,如果有其他的證據,則依然可以分清各方的責任,確定賠償金額。同時,如果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還要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各方的舉證責任。只要有其他證據能劃分雙方的責任,一樣可以進行索賠。
由此可見,對于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案件,交警部門都會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雙方的責任進行劃分,再確定賠償責任。但有時也會因為一些其他因素而無法查清事故事實。筆者認為,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確定: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責任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在該類交通事故發生后,無論交警是否作出事故責任認定,首先推定機動車一方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而對于“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的規定,我們的理解是應限定為非機動車、行人有重大過失的,才能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一般的過失是不能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重大過失”是指受害人的故意行為。即是指受害人自殺、自殘或碰瓷等情形。受害人利用機動車高速度、高危險性的特點而主動與機動車發生碰撞,達到其自殺、自殘或碰瓷的目的,導致機動車無法避讓,該結果是機動車一方難以控制的,這種情況機動車一方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需要注意的是受害人雖有故意行為,但由于機動車駕駛人未采取相應的制動或避讓措施而最終導致事故發生的,則不能免除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只能減輕其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交通事故中車主和司機怎樣賠償,賠多少錢”問題進行的解答,交通事故的賠償中,駕駛者和車主怎樣確定賠償的責任,有很多不同的情形,所以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