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的一些金融機構對工作人員的需求就變得更大了,人口一多,問題就相對的多一些,復雜一些。很多人會動一些歪腦筋,對于一些公款有一些非分之想。比如非法的吸收公眾的存款,非法的集資等等。那么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區別在哪?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如何區分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集資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
1、從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從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集資詐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從造成的后果來看,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從案發后的歸還能力看,如果案發后行為人具有歸還能力,并且積極籌集資金實際歸還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則具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發后行為人沒有歸還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沒有實際歸還,則具有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準確理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鍵在于首先要堅持該罪的行為主體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體性的統一。[1-2]
中國刑法雖然規定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但一直到1997刑法公布,法律并未對什么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并未對此進行過司法解釋。1998年國務院發布的《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下簡稱《辦法》)第四條規定,“本辦法所稱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二)未經依法批準,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三)非法發放貸款、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托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四)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前款所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所稱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實踐中爭議主要在于《辦法》能否作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定罪量刑的依據。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上述兩個罪名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兩個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的態度是不同的,前者是故意的,明知道是犯罪而為之,后者只是臨時的占用資金,之后還是會還回去的。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包含地上附作物和青苗嗎
2020-11-30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發生糾紛后怎樣找個靠譜的律師
2021-03-19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土地轉讓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