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火罪的預備、未遂與中止怎樣認定
(一)放火罪的預備與未遂
認定行為是屬于未遂還是預備的標準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行為。“著手”是指:
1、行為必須是接觸或者接近了犯罪對象,對犯罪客體構成了直接的侵害或者威脅;
2、行為本身具有導致犯罪結果產生的性質,即如果不是主觀方面的原因,而任其發展下去會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
3、行為與預備行為相比,能直接的揭示行為人的犯罪意圖。
對放火罪而言,拿火柴的動作則是預備行為;開始點火,則屬于已經“著手”。
(二)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中止
對放火罪而言,其既遂與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點火,從被點物開始獨立燃燒時即構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火時被風吹滅被抓住則是未遂。所以危險犯有既遂與未遂之分,其標準在于危險狀態是否達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規定的危險狀態。
一般而言,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犯罪的中止問題。但是,對危險犯的認定時,從危險犯到實害犯的狀態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雖然行為人本人停止了自己的積極主動的實行行為,但犯罪并沒有靜止下來,犯罪仍在行為人的控制和掌握之中,犯罪形態是不確定的。因此,被點燃物獨立開始燃燒不是表明犯罪已經構成既遂,而犯罪行為仍然在發展過程中。犯罪形態作為一個停頓的點,此時既然沒有停頓下來就不能認為是犯罪的既遂。此時,可以認定為犯罪的中止。
根據中止犯的概念,在犯罪構成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有效的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的,是犯罪中止。而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如果被點燃物已經燒掉很多甚至一大半,則是犯罪既遂,而且是實害犯的既遂。
二、放火罪能判幾年
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對于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第五十七條對于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放火罪的預備、未遂與中止怎樣認定”問題進行的解答,放火罪的預備和未遂的區別主要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施放火行為;而放火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點火。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