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證使用類型有什么?
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出讓土地使用權兩種。
所謂出讓,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它是有償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而劃撥則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國有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方法不同,也就決定其權利的不同。由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則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換句話說,可以進入市場。而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則不能進入市場,只有在補交了土地出讓金后方能享受同樣的權益。
二、無證危害
1、難以知曉設定抵押權的情況
有些房地產開發商由于資金不足,便用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到銀行做貸款抵押。而根據《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購房人如果不要求辦理土地使用權證,就不容易了解到在土地使用權上設定的抵押,也就無法及時規避風險。一旦房地產開發商無力償還銀行貸款,銀行將依法拍賣該土地使用權,并從價款中優先受償。而此時房地產購買者的合法權益將很難得到維護。
2、難以發現開發商違規用地的事實
有些開發商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在建設用地手續不全甚至沒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情況下就進行房地產開發。購房者不注意辦理土地使用權證,就無法發現自己購買的是無土地使用權的違規建筑。此時開發商或是逃之夭夭或是無力賠償,最后受損失的還是購房者。
3、無法進行二手房交易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房地產上市交易,必須出示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許多業主在進行二手房交易時,方才想到去找開發商要求辦理土地使用權證,但此時開發商多已人去樓空。這就給想要交易的房主帶來了很大麻煩,也影響到了二手房市場的發展。
如果公民在繳納了土地出讓金或者土地使用稅后,是可以依法使用國家土地的,為了保障和規范公民的使用權,也是要及時的辦理土地使用權證,在土地使用權證上也會寫明土地的具體類型以及使用的期限,如果土地的使用權到期后,當事人也是要到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續期手續。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權到期后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