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對牽連犯是怎樣規定的
刑法總則沒有明文規定牽連犯的處罰原則,刑法理論上一般認為,對牽鏟巳應從一重處罰,或者從一重從重處罰。刑法分則對牽連犯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分則條文對大多數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沒有作明文規定。有的條文規定對牽連犯從一重處罰,有的條文規定對牽連犯從一重從重處罰,有的條文對牽連犯規定了獨立的較重法定刑,有的條文規定對牽連犯實行數罪并罰。同樣是“牽連犯”,刑法分則卻采取了不同的處理原則。對此,刑法理論上可能采取三種態度:
(一)維持牽連犯概念,并認為對牽連犯原則上以一罪論處,但刑法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二)維持牽連犯概念,并將刑法所規定的以數罪論處的情況,排除在牽連犯之外;或者說通過對牽連關系的確定,不認為成立數罪的情況有牽連關系。
(三)取消牽連犯概念,將原有的牽連犯所包含的犯罪現象,分別作為想象競合犯、吸收犯與數罪處理。如果采取第一種態度,則不利于區分一罪與數罪,使牽連犯沒有統一的處罰原則;如果采取第二種態度,但難以找到合理確定牽連關系的規則,使牽連犯的成立范圍具有主觀隨意性;如果采取第三種態度,則能較好地消除目前所存在的混亂現狀,有利于正確區分一罪與數罪。
—般認為,牽連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與目的行為或原因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罪名的情況。即在犯罪行為可分為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時,如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罪名,便成立牽連犯;在犯罪行為可分為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時,若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罪名,便成立牽連犯。
通說認為,牽連犯有三個特征:
(一)必須出于一個犯罪目的,如果行為人主觀工具有多個犯罪目的,則不構成牽連犯;
(二)必須是其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
(三)數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法律中規定對牽連犯應當一重處罰,或者從一重從重處罰的情況,在某些情況是可以數罪論處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