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罪是否有未遂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已經成為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現在有學者提出,既然不作為犯罪的前提條件之中包含著要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那么就意味著危害結果已經產生。而根據犯罪未遂的概念,是指行為人在實施行為以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導致行為未得逞。得逞的含義就是沒有危害結果的產生。也就是說,在不作為犯罪之中,犯罪未遂的形態是不存在的。
這種觀點具有片面性,并沒有真正地理解未遂和危害結果之間的關系。即使是在不作為犯罪之中,犯罪的未遂形態依舊是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三:
一是從整個《刑法》的體系性來看,《刑法》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就必須要求前后的立法精神保持一致。在《刑法》總則之中,由于規定了犯罪的未遂的概念,而總則是對整個《刑法》啟著提綱挈領的作用。也就意味著,無論是什么犯罪,其形態必然是包括著預備、未遂、中止。如果不承認不作為犯罪之中的預備形態,那么就是對整個《刑法》體系的破壞。犯罪未遂的概念不應當僅僅在總則之中起著一個象征性的作用,設立的根本目的就是對那些未得逞的行為做出罪刑相適的價值判斷。如果不做犯罪之中沒有關于未遂的規定,不光是對體系性的破壞,更是對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原則的違反,不符合現代的法治精神。
二是未遂形態不意味著什么危害結果并沒有發生。在不作為犯罪之中就是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導致其犯罪行為未得逞。這種行為即使已經開始著手,只要出現的介入因素導致犯罪行為的中斷,加上犯罪結果沒有產生的話那么完全符合未遂的概念。犯罪未遂,作為一個停頓的點,當處于這種形態的時候,不意味著危害結果沒有發生,相反,危害社會的結果早已經產生。因此符合不作為犯罪之中,不作為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的條件。
三是就是危害結果的理解問題。反對在不作為犯罪之中存在未遂的學者認為,未遂的定義和危害結果的存在是矛盾的。這種觀點看似符合邏輯,但是經不起推敲。根據故意殺人罪的相關概念,我們發現這種行為就是故意殺人。那么在這個犯罪之中到底有沒有危害結果的存在,結論是肯定的。由于長時間腦部缺氧而導致精神問題,不能正常地思考。那么這里產生的危害結果就是對被害人人身肉體的傷害。同時故意殺人的犯罪目的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實現,那么就產生了未遂和危害結果并存的這么一種狀態。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存在未遂的不作為犯罪。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知道,在理論界普遍認為不作為犯罪是存在未遂狀態的。不作為犯罪是違反相應的義務,例如法定的救濟義務或者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等,在實務中要加以甄別。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04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婁底市墳墓遷移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2-27農村土地征地拆遷
2021-01-10新拆遷條例之價格類比法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