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管理規定有哪些?
1、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可見,我國將集體建設用地分為鄉鎮企業用地、村民住宅用地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用地。
2、只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才能入市,而不是所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指以純粹盈利為目的,進行相關建設的土地,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國有經營性建設用地包括“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由此可見,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方面,只有鄉鎮企業用地才符合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性質,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才能入市。
3、宅基地排除在經營性建設用地之外。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宅基地具有福利性質,只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才能申請,用于自住,不能建商業住房。也就是說,宅基地只能自用,而不能進行經營。另外,農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建在宅基地上的住房才是農民的私有財產,土地則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因此,農民不能將宅基地用于入市流轉。
國土資源部39號令《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第四條規定: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用地者的,應當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前款規定的工業用地包括倉儲用地,但不包括采礦用地。這一條款將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并列,俗稱“五類經營性用地”。
無論是征地制度改革,還是產權交易制度改革、建立集體土地市場,其前提條件:
1、要完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明確集體土地產權代表。為此,需核發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明確集體土地所有者代表、土地使用者,保護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權益;
2、量化土地資產,將土地資產量化到每一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真正體現農民個人的土地產權份額;
3、明確農民住房的私有產權,頒發房屋產權證,顯化農民對自己宅基地及住宅的財產處置權利和收益分配權利。
現在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法律法規,就是說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方面的一些管理制度還是比較欠缺的。現如今的集體土地基本上都是在縣鄉鎮政府部門的配合之下使用的,但國家大體政策還是支持集體土地的流轉的。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書怎么寫,期限是多久?
農村集體土地租賃合同如何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法人獨資企業公司章程范本
2021-01-23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拆遷賠償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2020-11-28